APP下载

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度的路径探寻

2017-08-08邹乘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

邹乘德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战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任务活动为载体,以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转变课堂管控方式,营造令人愉快的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氛围;以激励为主,转变评价方式等是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 提升 学生参与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战场,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向活动过程,学生学的活动是这一双向活动过程的中心。“作为这个活动的中心并贯串这个活动的始终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认识和形成能力。”〔1〕也正如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更是价值引导的实践者,担负人的潜能开发和人的灵魂的塑造的重任。可见,教师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形成价值观及人生成长的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这个育人过程中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更是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固然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但只有把二者有机地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只有发挥学生的中心作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学生,作为富有生命个体的人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要把学生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学的真正作用,实现教学作用的最大化,没有学生的参与是不可能的。学生参与与否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参与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教学成效的高低,教学价值实现的大小。所谓“参与度,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是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雨亭院长认为,“参与度指的是课堂里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里都能积极思考,都为回答问题做好准备,能及时记录自己或他人精彩的或存在的问题的思考”①。可见,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内涵的核心是思维的参与。然而根据笔者对实际课堂教学情况的观察来看,在不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普遍较低,甚至是教与学脱节,学生基本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要么满堂灌,从头讲到尾,把学生当成接收知识的容器,轻视甚至是忽视学生的存在。要么教师只顾自己的讲授是否准确、清楚、精彩,没有关注学生的感受,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理解、思考、接受的空间,更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互动探究的机会。换句话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体现,更谈不上重视。对哪些学习困难的同学,甚至采取视而不见,任其自然的态度,以至于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开小差甚至睡觉等等。出现上述种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认为,从本质上看是教师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没有把学生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通过教师的作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致使学生的参与度太低。这样的课堂会有高效吗?实现教育的价值会大吗?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来……因为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有了参与才有教学的可能性。”〔2〕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着力提高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的参与度呢?从教学的本质意义上看,应该是教与学两个方面。下面谨就从教师角度谈谈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的路径。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有规律可循,又无定法可遵。课堂教学只是教学工作这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复杂的综合活动中的一环。要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既要从课堂教学本身思考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式方法,又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本身。既要把课堂教学放在教书育人的大的系统工程中去思考,更要看到学生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人。倘若只从课堂教学本身思考怎样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的方式方法;倘若没把课堂教学放在教书育人的大的系统工程中去思考,看到学生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人,都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治标而没治本。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够建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来尽可能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的认同,奠定学生的“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基础,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肯定的心理认同度。“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的学习的‘囚徒”〔3〕。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师生关系被定位为一种长幼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为这种关系作了很好的解释。在师生关系中,始终把教师置于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位置,学生只是接收知识的受教育者。其实,“师生关系是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4〕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很难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就会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即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意味着学生在心理上趋向于教师,易于使学生模仿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接受教师的暗示,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行为准则,对学生的个性,价值定向,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都能发挥大的作用。要构建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一是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尊嚴,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和教师自己完全是平等的人,教师只是平等的师生群体当中的首席,而且这种观念的转变还不能停留在大脑里、口头上,要内化在自己的观念里,要实实在在地外显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看到教师把他们当成了和自己一样的平等的人。二是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广泛交往,不管是表现良好的学生,还是不够好的学生;不管是性格外向的学生,还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都要广泛地和他们交往。要通过和学生广泛的交往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特别是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形成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具有共性特征的掌握,作为教师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的重要依据。师生之间广泛的交往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的重要条件。另外,还要通过有效的方式缩短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比如,可以通过对学生某方面兴趣的培养,情趣的培养等等来缩短和学生的心理距离。通过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缩短使学生真正从情感上接受教师,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行为。为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奠定情感基础。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精心选择教学模式,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以任务活动为载体,以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师中的参与度。观念是行为的指南,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对于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特别是对最新的教育教学前沿理论的学习,要去除过时的旧的理论,继承传统理论的精华,融合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构建教师自己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系统来指导引领自己的教学。要把新的理论观念有效地贯穿在课堂教学有关的各个环节中,并且要随时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要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出发点,即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为出发点。三是要有利于学生的互动、讨论与合作。四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至于以导为主,以任务型活动为载体,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简单地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轻视甚至忽视学生存在是很难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的。只有以设疑设问为线索,以任务型活动驱动学生的参加,才能让学生紧跟以问题为线索的教学过程,才能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与主动探究,才不至于在过程之中丢失自己,即没有参与课堂教学。因为“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以完成某一项任务,并且产生一定的结果为目标趋向。学生既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来完成任务”〔5〕。而学生参与讨论与合作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参与的过程或者说在过程之中体现参与程度。

第三,转变课堂管控方式,营造令人愉快的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在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主要靠教师的积极营造,一旦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令人愉快的和谐的健康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怎样营造呢?一方面,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权威式的管控方式。“权威式的管控方式常常引起学生的高焦虑,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形成不良情绪,产生攻击行为……。”〔6〕“在民主管控方式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喜欢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呈现一派思维活跃,积极向上,和谐的学习气氛。”〔7〕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人本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求知是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内部动机,不需要外部奖励,学生也会自发学习,但前提条件是学生的某些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或保障,比如安全、爱、尊重等……只有在某些需要满足的基础上,学生才会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8〕而良好的课堂氛围会激励学生面队面地互动,在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友谊,满足学生想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良好的課堂氛围还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他人的关注,获得被尊重的需要等等。一旦学生的这些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也就提高了。另外,教师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管控能力。教师要随时洞悉课堂内发生的所有情况,并采取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作出适当处理。要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使全体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还要敏锐地体察学生的情感反应,使自己是情感上处于学生的地位,多为学生着想,这样可以将教师和学生意图、观点和情感连接起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四,转变评价方式,以激励为主。“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师生都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强化或矫正教学效果。”〔9〕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量化分数的方式经常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是学生的得分不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驱动学生反思,激起他们奋进,推动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促进学生转变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按教师要求积极参与,积极学习。“教师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行为或活动,因而同样具有发展学生生命意义的价值。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生命意义,包括道德、情智与体能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10〕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激励为主,多看到甚至是放大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在教师经常的表扬与激励过程之中增强信心与勇气,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不断进步。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的高低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发挥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益的大小,确实值得我们去作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3〕〔4〕〔6〕〔7〕〔9〕〔1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周彬.课堂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任务、任务研究、任务型教学与评价及教师培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伍新春,管琳著.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注 释

①参与度的概念是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雨亭院长在作《忍不住的思考》专题讲座时提出的。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市三中)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论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