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疗效观察
2017-08-08李永峰
吕 瑶,李永峰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疗效观察
吕 瑶1,李永峰2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口服艾附暖宫丸,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针刺;中药穴位贴敷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妇女在经期前后或经期中间发生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晕厥,常呈周期性发作。痛经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其中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占痛经的90%。痛经属中医“经行腹痛”范畴,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及湿热蕴结型,虚证分为肾气亏损型、气血虚弱型,临床上以实证多见,尤以寒凝血瘀型及气滞血瘀型多见。我们用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5例,均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年龄最大25岁,最小17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7年。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疼痛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以致晕厥, 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性。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
证候标准[2]:参照《中医妇科学》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辨证依据。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推后、量少、色黯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纳入标准:年龄17~25岁,未婚育女性,符合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证候标准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排除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痛经;②不符合纳入标准以及诊断不明确;③未按规定配合治疗,或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等影响疗效判定;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疾病以及精神病;⑤有皮肤过敏、皮肤破损等贴敷禁忌症。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针刺治疗:取地机、关元、合谷、太冲、子宫穴,除关元外,均取双侧穴。地机穴直刺1~1.5寸,关元及双侧子宫穴均由上至下斜刺0.8~1.2寸(穴下内为膀胱,嘱患者排尿后再行针刺),合谷及太冲穴均直刺0.5~0.8寸。于经前5天(以基础体温测定为准)针刺,至月经净后2天。其间不行针,以局部酸胀感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②穴位贴敷。方选程氏十四痛经膏[3](木通、当归、川芎、益母草、丹参、桃仁、红花、小茴香、蒲公英、牡丹皮、木香、香附各30g,延胡索15g,冰片2g)共研成细末,用米醋调制成湿药膏,于针刺治疗后取药膏6 g置于专用敷贴胶布中心部位(内径1~1.5 cm),贴敷于关元、次髎等穴,贴敷时间因患者皮肤状况及自身耐受度而异,一般0.5~2h,以皮肤轻微发红为度。均于经前5天贴用,每日换药1次,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止服用任何止痛药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对照组:用艾附暖宫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11020085)6g,1日3次。于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服用,服至月经净后2天。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4]。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疼痛未改善。
4 治疗效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程氏十四痛经膏温中散寒、活血通脉、理气调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选关元穴是因其深部即为胞宫, 下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前支, 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 因此渗透性加强, 药物分子较容易进入细胞间质中, 从而迅速弥散进入气血而达全身[5]。次髎穴位于骶部,穴下局部有第2骶神经通过,深刺可触及盆腔神经丛而调节盆腔脏器功能,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同时可使体内脑啡肽含量升高,从而提高痛阈[6]。针刺选穴地机、关元、合谷、太冲、子宫穴有调理冲任气血、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之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艾附暖宫丸治疗。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4.
[3] 程爵棠,程功文.穴位贴敷治百病[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9.
[4] 戴慎.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7.
[5] 蔡雪映.刘建桥.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4(2):16.
[6] 苏永力,刘凤娥,何瑞欣.针刺次髎穴治疗痛经[J].河南中医,2002,22(4):52.
R245.915.1
B
1004-2814(2017)06-0635-02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