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

2017-08-08王银娜黄培培郝秀梅刘晓菲王二放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西药不稳定性持续时间

王银娜,黄培培,郝秀梅,刘晓菲,王二放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心内科一病区,河南 洛阳 471000)

中西药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

王银娜,黄培培,郝秀梅,刘晓菲,王二放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心内科一病区,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缓解临床症状,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不稳定性心绞痛;中西药合用;对照治疗观察

本研究以中西药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2例,均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6~76岁,平均(63.52±8.45)岁;冠心病病程6~16年,平均(8.12±1.53)年;其中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高脂血症20例,合并糖尿病1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7~74岁,平均(63.59±8.21)岁;冠心病病程6~15年,平均(7.35±1.46)年;其中合并高血压23例,合并高脂血症19例,合并糖尿病14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②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年)不稳定性诊断标准[1]及2007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③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④年龄50~80岁;⑤近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超过5次;⑥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①急性冠脉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病;②急性感染、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颈椎病所致胸痛;③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④恶性肿瘤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⑤精神病;⑥青光眼;⑦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418)60mg,每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396)50mg,每日3次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806)20mg,每日3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408)20mg,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加用中药。丹参15g,冰片6g,党参15g,白术15g,干姜10g,薤白10g,桃仁10g,三七10g,炙甘草10g。水煎,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连服1个月。

3 观察指标

观察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比较 (±s)

表1 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n心绞痛持续时间(min)心绞痛发作频率(次/mi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68.37±1.253.35±0.95*△13.46±2.532.57±0.75*△对照组368.35±1.196.58±1.10*13.42±2.495.53±1.20*t 0.07013.3340.06812.550 P>0.05<0.05>0.05<0.05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5 讨 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情进展快,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血管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最为常见表现类型,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变化,降低局部心肌血流量,加重心肌缺血,进而可发展为心肌梗死[2]。曲美他嗪能提高心肌收缩功能,保护心肌细胞膜,减少组织酸中毒,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阿托伐他汀是选择性的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还原酶抑制剂,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备调节血脂、抗炎等作用[3]。

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是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为阳气亏虚,治疗应以益气温中、补虚散瘀为原则。内服中药主要包括丹参、冰片、党参、白术、干姜、薤白、桃仁、三七、炙甘草共9味。其中丹参、冰片、三七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党参益气补中,白术燥湿、健脾,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干姜温中升阳,桃仁散瘀止痛,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中、燥湿祛瘀之效。

综上所述,温阳补气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2] 潘发平,方冬梅,谢卫国,等.中成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J].中医杂志,2011,52(S1):133-134.

[3] 李君,李晓艳,蒋学俊,等.降压药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的 Meta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10):1419-1423.

R541.4

B

1004-2814(2017)06-0642-02

2017-01-10

猜你喜欢

中西药不稳定性持续时间
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平面Couette-Poiseuille流的线性不稳定性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光和热的不稳定性
俄语体与持续时间结构组合规律的认知语义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