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外戚孱弱的原因
2017-08-08贺志敏
贺志敏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长春 130024)
有明一代外戚孱弱的原因
贺志敏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长春 130024)
随着秦汉专制社会的建立,外戚作为皇权的附庸也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不可否认,在某些特殊时期,外戚对于维持王朝的正常运转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仍无法掩盖这一群体“干政”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基于此种考量,有明一代便对外戚有着严格的防备和控制,并最终造就了明代孱弱的外戚集团,且这一现象与明朝相始终。通过研读史料,并在综合各家著述的基础上,通过考查各种制度建制,并从皇帝、后妃、外戚、士大夫以及社会总体演化趋势等角度出发,来分析明代外戚孱弱的具体原因。
明代 后妃 外戚 干政
关于外戚的研究,在王朝史研究中应该说占有一席之地。且其中的重点时段多聚焦在外戚干政为烈的两汉、隋唐诸朝,而关于明代外戚的研究较之他朝则鲜有论述。就已有的学术成果而言,大致可分为一个角度、两大方向。所谓一个角度是指就明论明;所谓两大方向,一是将明代外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进行研究,一是通过研究后妃附带着来透视外戚这一群体。而本文将综合两大方向,并在某些方面通过与两汉相比较以使其更加凸显。
外戚者,皇亲国戚也,亦称“外家”、“戚畹”。外戚干政,在专制社会作为皇权的附庸而存在。众所周知,在秦汉以后的社会里外戚干政以两汉为烈,而两汉中又以东汉尤最。然相较于有明一代,却终始不见外戚摄政篡权。于此不得不深思。
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并通过综合各家研究,本文将通过以下原因进行阐释。
一、就皇帝自身而言
一方面,皇帝多留意提防。有明一代的皇帝虽良莠不齐,但他们对外戚干政的提防却是一致的。就朱元璋而言,他早已意识到“惩女宠之祸,而戒母后临朝,惩外戚之乱,而令不封后家”[1]223,并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外戚干政的危害性。鉴于前代女祸,洪武九年,朱元璋对此就曾论道:“朕观古往,深用为戒。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惑于声色,严宫闱之禁,贵贱有体,恩不掩义,女宠之祸,何自而生?不牵于私爱,惟贤是用,苟于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祸,何由而作?”[2]1825可知其对外戚之祸早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基于此,其主张“立纲陈纪,首严内教”[3]3503,并在立国之初便命儒臣朱升修纂《女诫》,且“曾造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其牌用铁,饰字以金”[4]44。其目的便是防止后妃干政,并使之制度化以便历代皇帝秉承。明成祖时,其以藩王入继大统。基于对其合法性的隐忧,他对后妃管理严苛。最显著的便是曾命解缙编就《古今列女传》而颁行全国,借用礼教对后妃进行防控。至明神宗,其虽对郑贵妃宠爱有加,然防备益严。仅由于郑贵妃对官员指派“力赞助之”而引起“上震怒,笞宾逐之南京,贵妃战栗待罪,久而始释。史居南十余年,始再召入”[5]98。到崇祯帝时其对宠妃田氏也曾疑心重重,如“上一日于宫中闻贵妃窃抚琴,疑之,问在家师谁,贵妃以母授对。次日即召其母入,与妃对弹,始释然”[6]22。至此当知有明历朝皇帝对外戚干政的提防不假。
另一方面,与两汉相比,明代的皇帝继位时多已成年,这就使得外戚失去了干政的名义。由于在两汉托孤重臣中不乏外戚,这就使得外戚干政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合礼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而这在明朝基本不存在。
对此通过下表,我们可明显感知:
西汉帝王情况表
东汉帝王情况表
明朝帝王情况表
二、就外戚干政的桥梁——后妃而言
这与后妃自身的“贤德淑惠”也不无关系。明代后妃尤其是中宫皇后多能以身作则,不仅不干预政事而且带头抑制母家势力。就马皇后言,朱元璋“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1]194,对于太祖的敕封,其对曰:“国家官爵,当与贤能之士。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且闻前世外戚之家,多骄淫奢纵,不守法度,有致覆败者。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赐予,使得保守足矣。若非才而官之,恃宠致败,非妾之所愿也。”[7]170对于明成祖的追封,徐皇后亦曾言道“非妾志也”[8]3510,并编著《内训》流传于后宫。在临终时也不忘告诫成祖“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8]3510。至明英宗时,张太后对于大臣垂帘听政的请求也以“毋坏祖宗法”[3]3513为由而拒绝,将朝政委于“三杨”而非外戚处理。至于其他后妃也多以劝诫后宫为己任。她们中除明初徐皇后编写了《内训》外,在明中后期,世宗生母章圣太后蒋氏著《女训》,神宗生母李氏撰《女鉴》,神宗贵妃郑氏重修吕坤的《闺范图说》。不得不说对外戚干政的扼制后妃也尽了自己应有的且是不可替代的职责。因为后妃于政的洁身自守,就使得外戚失去了通上政坛的直接桥梁。
此外,提及后妃就不得不考量妇女地位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这与明代妇女地位的低下不无关系。中国古代社会对妇女的抑制极为严苛,所谓“妇人有三从之义,而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8]330。与两汉相比,儒家的伦理纲常在经汉、唐、宋之后,到明已较为完整且繁苛。加之于《列女传》、《女训》、《闺范图说》这一类书籍对广大妇女的禁锢,其情形急转直下。意即“由于理学的滥肆和官方的大力提倡,妇女们深受礼教迫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9]117。正如段塔丽在《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到了明清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也随着下降到中国妇女史的最低点”[10]293,邓前成也曾说,“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妇女地位自宋以来,又进一步沉落了”[11]90,“明清的妇女,不管在伦理意识、法律地位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堕落到了深渊的最底层”[12]161。可知对于明代妇女地位低下的问题,学界已取得共识。也正是基于此,作为女性的后妃凭借其低贱的地位去干政是很难为时人所接受的。这样作为外戚干政的桥梁,由于后妃自身受限,这座桥梁也就难以搭建了。
三、士大夫的功绩也不可磨灭
士大夫尤其是廷臣在明代成功抑制后妃外戚干政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外戚势力,稍有抬头便遭挞伐。一是“争国本”的斗争,这表面上是廷臣与万历皇帝之间的较量,而其背后是士大夫与郑贵妃以及郑国泰的斗争。朱常洛最终被立,无疑是对郑氏外戚的当头一棒。正如谷应泰所言:“予则以诸臣力争,故久而克定也。方郑妃盛年,神宗固尝许以立爱矣。而言者纷纭,格不得发。始则谴诤臣以快宫闱,终亦未必不援朝论以谢嬖幸。始则欲以神器之重酬晏私之爱,究亦不能以房闼之昵废天下之公。”[1]1067二便是“移宫案”,这更直接体现出了廷臣在反对外戚干政上所起的作用。史载:“光宗崩,李选侍据乾清宫,迫皇长子封皇后。光斗上言:‘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尊居正宫,而殿下乃退处慈庆,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名分谓何?……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3]6330杨涟也说道:“臣宁使今日忤选侍,无宁使移宫不速,不幸而成女后独揽文书,称制垂帘之事。”[3]6323由此便可知士大夫在阻止后妃干政上的有力作用。
四、明代的制度建制也应考量在内(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说明)
1.对后妃进行严格管理。鉴于外戚干政,多是借助于后妃实现,因而严管后宫后妃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对外戚干政的防治。在明代其管理措施一方面是将后宫与外廷割裂孤立。于是内宫中一切用度的领取“皆自尚宫取旨,牒内使监覆奏,移部臣取给焉,若尚宫不及奏,内使监不覆奏,而辄领于部者,论死”[3]3503,“饬宫闱之禁,皇后所需供应,必关奏后领,违者死。或以私书出外,罪如之。……命妇朝中宫以时,人主无轻见外命妇礼”[13]23,以至“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以证取药”。另一方面则是压缩后宫编制,以降低其地位,严格其管理。对于后宫设置,礼臣所奏仿周汉唐制,“帝以所设过多,命重加裁定,于是折衷曩制,立六局一司”[3]3504,且“诸妃位号亦惟取贤、淑、庄、敬、慧、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3]3504。
2.选妃制度的设定。在明代,限于选妃制度,后妃多出身贫寒,这就使外戚失去了可以凭借的宗族势力和社会势力,从而无法有力地影响政治。在后妃的选取上,明朝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规定,即在推行选秀制度的同时,也禁止了皇室子孙与大臣联姻。除开国之初朱元璋为笼络功臣而进行政治联姻,实行过双轨制外,到仁、宣时期单行选秀制度便已基本定型。“明史载明祖之制: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14]677故而在《明史》中有传(包括附传)的45位后妃中,也仅有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徐达长女)、孝康皇后常氏(开平王常遇春女)的出身较高,但这也仅限于明初,且部分是由于政治原因,之后便鲜有所闻。正如王伟凯在《明代后妃的选配与编制》中所言,“明代后妃自仁宗张皇后始,已无来自勋贵之家的闺秀。相对而言,代宗汪皇后的出身可算最为尊贵,但其父也仅仅是个六品官,其他如孝宗张皇后,武宗夏皇后,穆宗李贵妃都出身于寻常百姓之家,熹宗张皇后,思宗周皇后更是‘家贫甚’”[15]15,而有的后妃甚至连自己的身世都搞不清楚。
对此赵翼曾评论说:“(后妃)来自民间,则习见闾阎生计,可以佐人君节俭之治。若必出于勋旧,则勋而兼戚,戚而兼勋,王氏祸汉,贾氏祸晋,可为前鉴。”[14]677于慎行也曾说道:“本朝后妃多出自民间,勋戚大臣皆不得立,亦其势使然,顾于国家有益。”[16]5足见选秀制度对明朝严防外戚干政的有力影响。
对于外戚另一支——驸马的选取,明代还规定,“公主俱选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许文武大臣子弟干预”[5]808,这也有效地避免了与勋贵联姻。
3.明代独特的政治运行模式和科举任官也有效地将外戚排除在外。胡丁玲在其《试析明代外戚干政较轻的原因》一文中,解释说道历代外戚当政的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先控制宫中内朝,借此影响皇帝的重大决策,继而逐步插手外朝,这一形式最为常见。二是直接出任外朝重臣如丞相、尚书等官,以辅佐帝王为名干涉政权。三是担任军事重镇将领,以兵权为依托,实现以地方挟持中央或是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鉴于明朝的选妃制度(多出身寒门)和基本的政治运作模式(皇帝—宦官—内阁),这三种可能性便均可排除。
因为要想参与政权并对其有所左右,对外戚而言可选的就是必须进入内阁,然明代内阁官员多从翰林院的词臣中选拔,而翰林词臣又多源于已录取进士中的佼佼者——庶吉士。意即要想进入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内阁,必须经由参加科举——庶吉士——翰林院——内阁,这已在宣德后基本成为定制的程序。所谓“科举之外无出路,科举之外无人才”,所以参加科举并经过这层层筛选能入内阁实属不易。加之明代后妃多出自民间,这些非达官贵人的子弟能考中进士已是绝无仅有的,进入内阁则更是微乎其微。
即便成为阁臣,在明代能专权的亦是少之又少。因为皇帝的朱批或宦官的批红这种运作模式就基本消除了阁臣的专权,且明代宦官的干政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取缔了外戚干政的可能,若外戚另谋他图干政也是希望渺茫。此外,“国朝立法太严,无论宗师,即驸马仪宾,不许入仕,其子不许任京秩”[17]298的规定已颁布在先。
4.严格管理外戚。明初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与”[3]7659,对于外戚虽有进封,也是“后父初秩,不过指挥,侯伯保傅以渐而进”[3]3269,且这些官多为虚衔,因为“虽公爵至侯,位为师傅,亦优游食禄,奉朝请而已”[18]165。朱元璋认为“皇后之尊,只治宫中嫔妇之事,宫门之外毫发事不预焉”[4]32。成祖朱棣也曾申明“戚畹最当守法,否则罪倍常人”[3]7667。到肃宗时更是“申明功令,裁抑世封”[3]3269,即对外戚进行整顿,废除外戚世袭,裁抑外戚势力。这一点从《明史》的“外戚恩泽侯表”中不难发现。因为除明开国之初,外戚封爵的继承少有超过两代的。
除了上述规定外,明代还有一套严苛的针对全体臣民的监察制度,从都察院到十三道监察御史,从六科给事中到提刑按察使司,它的监察对象不仅是针对百官,这其中也包含有对外戚的监察。而特务机构的设置如明太祖的锦衣卫,明成祖及其以后的东厂、西厂无不加强了这种监察作用。此外,空印案、郭恒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大案的牵扯、惩处力度,对皇亲国戚、功臣勋将所产生的震慑作用也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苛刻的制约下、严密的监察下、恐怖的氛围下,外戚对自己干政行为所可能产生的后果应说是有所忌惮的。
5.后妃殉葬制度的建立。这一制度是朱元璋效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而立的。其虽未能贯之有明一代,然从洪武至景泰年间(1368—1464)这长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还是为历朝皇帝所坚持的,直至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遗诏罢除宫妃殉葬。毛奇龄在《胜朝彤史拾遗记》一书中总结道:“初太祖……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唯宫人十数人。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张凤……十一人由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舍人、带刀舍人进为本所千百户,其官皆世袭,以诸人皆西宫殉葬宫人父兄,世所称朝天女户者也。成祖……十六妃葬长陵,中有殉者。仁宗殉五妃,其余三妃以年终别葬金山。宣宗殉十妃。嗣后皆无殉,自英宗始。唯景泰帝尚以唐妃殉,则天顺元年事在遗诏前。”这一制度虽然野蛮,但在明太祖看来其毫无疑问地彻底铲除了后妃外戚干政的政治土壤,也就达到了他的目的。而事实也证明,明代所有的外戚干政苗头如万历时的郑贵妃、光宗时的李选侍均出现在妃嫔殉葬制度废除之后。
五、社会的整体演进趋势到了明代也不利于外戚干政局面的形成
一方面,正如钱穆先生所提及的一样,就整个专制王朝的发展趋势而言,社会越往后越陷于平铺散漫之中,越失却了能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势力。就两汉而言,那是传统贵族解体与门阀世家新贵族形成的时期,社会上不乏有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军事上“敌国”的家族。但经过两晋南北朝的强劲势头,发展到唐,尤其是到宋以至明时,这种力量已经不存在了,意即从经济贵族到文化贵族、政治贵族、军功贵族都逐步走向解体。而宗族的作用仅被限定于社会基层,且明代的外戚“自文皇后而外,率由儒族单门,入俪宸极”,“优者厚田宅,列僮奴,虽拥侈富之资,曾无冯藉之势”[3]3269。且“其贤者类多谨身奉法,谦谦有儒者风。而一二怙恩负乘之徒,所好不过田宅、狗马、音乐,所狎不过俳优、伎妾,非有军国之权,宾客朋党之势”[3]1735。
再者,从秦汉以下皇权逐步趋于极端强化,官员的权位相对而言愈显低下,在无皇帝授意的情况下几乎任何人都失去了干政的机会,当然外戚也不例外。综观有明一代,无论是像严嵩这样的奸臣,张居正这样的权臣,抑或王振、魏忠贤这样的宦官,任何势力都未能操纵皇帝的废立,意即这样的干政完全在皇帝的授意之下,控制之中。这与两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确,外戚、宦官干政是皇权的产物,但同时在这种从秦汉以降专制集权日臻完善的皇权系统中,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皇权的附庸,脱离了皇权其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即可得知:正是在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明代外戚孱弱的局面最终形成,且与明朝相始终。但是这一局面的利弊,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评述。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明太祖实录[M].“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印本.
[3]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李清.三垣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胡培翚.清人注疏十三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滕新才.明代中后期妇女问题新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10]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邓前成.明代妇女的贞节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6).
[12]陆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13]查继佐.罪惟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14]赵翼.廿二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王伟凯.明代后妃的选配与编制[J].紫禁城,1995(3).
[16]于慎行.谷山笔尘[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7]谢肇淛.五杂组[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18]王世贞.弇山堂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作者贺志敏,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Reasons for the Weakness of Consort Clan in Ming Dynasty
He Zhimin
(The Faculty for the Study of Asian Civilization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utocratic society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consort clan as vassals of imperial power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ame of thrones.Admittedly,in some special period,consort clan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government operation.But it can not cover up the bad influence caused by this group’s"political interference".Based on this,Ming Dynasty took a host of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trictly this kind of interference,and finally made consort clan in Ming dynasty weak from beginning to end.Through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records,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works,examining various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systems,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erors,empresses,consort clan,literati and officialdom,and the general social evolution trend,the specific reasons for the weakness of consort clan in Ming dynasty are analyzed.
Ming dynasty;empress;consort clan;political interference
K248
A
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