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考

2017-08-07李宏娟王丽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历发展

李宏娟 王丽娟

(辽宁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考

李宏娟 王丽娟

(辽宁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通过对中外继续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结合新形势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就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发展定位、推进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思考,并提出未来我国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的各个领域也随之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新常态背景下,国家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综合改革,尤其是近几年,教育部对我国学历继续教育转型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应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抓住机遇,勇于挑战,立足社会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现状、经验及启示

(一)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继续教育活动始于1956年,学习方式表现为函授、夜大等,“文革”后开始发展自学考试。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我国清华大学的张宪宏教授受邀参加,至此我国引入了“继续教育”这一概念。清华大学于1985年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继续教育学院。1998年9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湖南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试点的现代远程教育高校,目前全国有68所高校具有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权。我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和各类短期培训、资格培训、高学历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等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1〕。

图1 2004—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招生人数(万人)

据统计,我国有近2千所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分为业余、函授和脱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规模趋于稳定,一直在200万上下浮动。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开办现代网络教育,网络远程教育从2004年到2010年发展比较迅猛,2004年网络教育招生84万,2010年招生人数已经达到166.4万(见上页图1),2011到2015年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规模增长逐渐放缓,维持在200万左右,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规模有齐头并进的趋势。

(二)国外继续教育发展的经验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经过100多年的历程,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比如,在国家立法方面,早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美国有《莫里尔法案》《终身学习法》《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案》《再就业法案》等法案,英国有《巴特勒法案》(即《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报告》《教育改革法案》《高等教育法案》,上述法案中明确规定了有关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科学规范的法律条款,对继续教育的相关事宜作出明确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为继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证〔2〕。欧美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教育,明确高校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如美国许多大学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组织继续教育,据统计美国高校承担了全美30%的继续教育任务〔3〕。欧美等国家在经费投入中也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如英国为了保障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专门设立了一个功能全面的专项资金计划;美国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中所应承担的比例,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企业、公司等雇佣部门对职工教育经费所应该承担的义务,从而保证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另外,继续教育形式灵活多样,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设置不同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网络远程教育〔4〕。

(三)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与国外继续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继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革与完善之处。如上所述“终身教育”作为全球主流教育理念,已经被许多国家确立为基本国策和重要战略目标。终身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制定《终身教育法》,对推动我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将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国家层面尚无终身教育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终身教育相关政策的出台,而没有政策,经费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没有立法,没有政策,没有经费,《教育纲要》确定的教育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我国国家层面应该尽快研究制定包括立法宗旨、立法目的、终身教育的原则、终身教育的定义、资金的投入保障、终身教育完整的推动体系、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终身教育的主要设施、政府职责、中央与地方的任务等内容的终身教育法律法规。

目前,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面临着适龄高中学生人口逐年减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学生毛入学率逐年增加,学历继续教育生源骤减等压力,对继续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继续教育如何摆脱夹缝生存的现状,改革迫在眉睫,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应借鉴和采纳国外继续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新形势下国家对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就我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发展定位、理顺管理制度、推进继续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提出未来我国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寻求一条适合当代发展规律,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之路。

二、新形势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调整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定位

高校应不断更新观念,进一步调整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高质量的学历学位教育,为中高职学生的学历提升提供通道,以满足我国社会大众的继续教育需求。努力改变以往高校对继续教育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对继续教育发展缺乏投入,没有将继续教育列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没有一支稳定、专职、高水平的成人教师队伍,缺乏适合成人教育特点、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等等弊端。

(二)推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现在线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网上学习成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未来学习方式的主体。要求高等学校由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向网络化教学模式转变,建设开发学历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络学习和面授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训学习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高校自身的专业优势,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构建区域性高校在线教育联盟,推进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5〕。

(三)推进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融合发展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各类学历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统一高校网络教育、函授教育、业余教育的政策,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发灵活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制度。成人、业余和远程教育的融合已成我国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还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高等学校加快教学模式的转换,为实现继续教育的融合做好充分的准备。高等学校应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各类学历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实现“三教合一”,建立统一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质量评价体系〔6〕。

(四)完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

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的整体要求,建立健全与学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继续教育招生录取、教学管理、考试、收费、毕业审核等方面规范的规章制度。建立高校严格自律、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行业监督、专业评估机构参与的多元化继续教育质量监控评价机制。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估及督导委员会,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标准和监管工作进行统筹管理。主动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考核与评价,建立行业组织和第三方评估机构。高校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继续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质量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继续教育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五)增强区域服务能力的同时,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应以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和为学员提供实用技术型教育为己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优势,设置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同时,努力实现高校继续教育业务走出去、引进来。一方面要让国际了解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优势,提高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敢于走出去,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学习借鉴国外继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创新继续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和引进国际继续教育项目,开拓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走出一条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又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之路〔7〕。

三、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考

(一)更新继续教育观念,明确发展定位,健全管理体制

高校应认清继续教育发展形势,重新认识继续教育发展定位,用持续发展、开放的观念,利用现有的条件和优势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在资源、结构、功能各方面进行开发,转变单纯的经济效益观念,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8〕。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发展,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全校工作总体布局,实行全校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全校的资源和力量,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加强继续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吸引行业企业的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中,建设一支既懂实践技能又具备系统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己任,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和办学特色,不断提升继续教育培养质量。

(二)推动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建立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机制

高等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学科优势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转型、产业调整升级以及学习者职业发展的需求,自主开设本专科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需求为导向,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技术资源,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进行网络精品课、“微课”等多样化、模块化的新型优质数字化课程录制,课程内容要注重实用性、针对性、精品化、碎片化,突显趣味性、主动性,要保证知识点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保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高等学校之间还应加强沟通和交流,构建在线教育高校联盟,互相利用网络课程,实现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和开放,推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实现高校之间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促进普通高校、职业高校和成人高校之间学习成果的沟通和衔接,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机制。

(三)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未来继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成人高校要加快步伐,对网络在线课程进行开发,积极筹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继续教育的网络化。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教师系统、学生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见图2所示)。教师系统主要为教师提供服务,教师通过教师系统模块可以实现课件发布、实时授课、作业提交、作业批改、编写试题、考试测评、答疑、课件更新等功能;学生系统主要为学生提供使用功能,学生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虚拟实验、阶段测试、综合测试、信息查询和论坛等功能;教务管理系统主要供教学管理人员用于注册、学籍、教师、资源、成绩、学费管理和系统维护。通过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网络教学管理,就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9〕。

图2 网络教学平台系统

(四)推动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

教育部提倡要统一高校网络、业余和函授教育的政策,对学历继续教育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三教合一”,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灵活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制度。现有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可以直接实现三教合并,整合资源配置,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教学过程管理制度、毕业和学位证书样式,转型为新型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传统的成人高等学校要加快推进函授、业余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构建远程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全面提升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创造条件,转型为新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未来网络、函授、业余等称谓可能会取消,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将会统称为学历继续教育,三者将建立统一培养目标、统一宽进严出机制、统一培养标准、统一学分制和学年要求、统一学费标准、统一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统一注册信息,形成信息化主导下的混合教学模式〔10〕。

(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监管体系

学历继续教育一旦实现融合,如何保证继续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建立健全适应新型继续教育形式的质量评价标准,完善继续教育监管体系。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教学管理和评估、学习成绩互认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定继续教育招生录取、学籍管理、教学、考试、收费、毕业论文指导、毕业审核等方面的制度性文件及管理规定。要建立包括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第三方机构三者参与的继续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成立高校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宏观管理和调控学校继续教育的全面质量监控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接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监督、评估、检查。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高校继续教育的招生录取、办学资质、经费管理等敏感信息向社会公示的制度。

(六)创新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模式,振兴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学校结合自身软硬件环境和技术、人才优势,立足于区域经发展需求,构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相一致的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体系〔11〕。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区域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共建高校继续教育示范教育基地,对企业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订单式培养,既提升了学生的学历层次,又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开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科学合理,具有实用性、前瞻性。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四大职能之一的服务社会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专业性、技能型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七)扩大高校继续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促进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办学的进程。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际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成果,通过实现继续教育的国际化,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创新合作机制,利用国际化手段与世界各地的教育体系合作,实现国际化发展可以加快实现继续教育的共享和利用。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要积极拓展继续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根据市场发展需求,通过与国内外优秀教育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科学的继续教育理念,利用国际优质继续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我国继续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质量上乘、相互衔接的办学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合作共赢,培养适合我国发展的各类人才。

总之,新形势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是对经济社会变革和产业转型的顺应,也是对由此产生的大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积极回应,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本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对社会负责、对学员负责的原则,研究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当前形势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和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方向,立足长远,深化改革,措施得力,持续推进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袁园.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1-05-26.

〔2〕〔4〕金作岩.国外继续教育的发展与启示——以美国、英国和韩国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江波,蒋凤瑛,等.国际视野下的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

〔5〕〔6〕〔1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讨论稿)〔EB/OL〕.http://www.52chengkao. com/show-1-5431.html.

〔7〕黄树彬.探索创新文化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

〔8〕毛金波.论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6).

〔9〕石铁峰.谈远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7(12).

〔11〕朱银友.特色化: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New Though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Diploma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LI Hongjuan WANG Lijuan
(College of Adult/Continuing Education,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ntinuing educ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diploma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It also elaborates on how to transform educational concept,clarif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promote educational reform,and finally it comes up with new ideas and new measures for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of diploma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diploma continuing education;life-long education

G72

A

1002-3291(2017)04-0180-05

【责任编辑 至 仁】

2016-11-20 修改日期:2017-04-05

李宏娟,女,辽宁大连人,经济学硕士,辽宁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王丽娟,女,辽宁朝阳人,史学硕士,辽宁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本文是辽宁省高校继续教育研究会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研究课题“终身教育发展与中国梦实现的内在关系研究”(L G J Y14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历发展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知识无力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