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用之“句子补写”备考指津
2017-08-07四川岳靖淞
四川 岳靖淞
高考语用之“句子补写”备考指津
四川 岳靖淞
句子补写题从2012年全国卷开始出现,到2016年已成为固定题型,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三套试卷都有这种题型。这种题型之所以备受命题者青睐,是因为其不仅可以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深层次的思维能力,更能多方位地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筛选、提取和整合”这一语文核心能力。纵观四年来的高考命题,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以论述类材料为主,这是由该题的考查方向决定的。该题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这14字,既是对考生提出的答题要求,也是阅卷评判的标准。许多考生的答案是“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根据笔者的阅卷经验,这道题考生得高分的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考生训练无素,不重视审题,不知题目要求,不能正确理解每一项要求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这类题目本身对考生逻辑思维的要求高,对考生准确定位信息、提取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高。“语意完整”,要求既要使填入的句子能表达相对完整、独立的意思,还要使该句填入后语段意义完整;“连贯”,要求整体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和观点、行文脉络、结构特点,做到过渡自然、前后勾连;“内容贴切”要求所填内容贴合论述主题或话题,切中关键词语,一语中的、精准答题;“逻辑严密”要求表达内容从概念到判断到推理,都经得起推敲。一般来说,高考真题经过精心的打磨雕琢,文本规范,答案严谨,甚至很多答案都是不可替换的。所以,在备考中,我以为最重要的是精选考题、精析问题,以规范严谨的参考答案为导向,让考生找准思维症结、举一反三,从而科学备考、高效备考。下面以三个典型题目为例,结合平时训练中考生的答案来探讨答题中的常见误区。
例一: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__①__。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__②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③__,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参考答案: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__题空 ____________学生答案分类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分析第一类:①使购物更加高效;②提高支付效率;③帮助消费者筛选商品逻辑不严密:此类为照应不周所致的逻辑不严密。“购物”“支付”“消费者”与前面的“消费者和商家”不照应,而“交易”则涵盖双方第一空第二类:①提高消费品质;②获得更好的产品;③帮助消费者筛选商品;④简化支付流程;⑤将双方利益最大化逻辑不严密:此类为主题不对等所致的逻辑不严密。或前后主题不符;或主题范围扩大。消费品质、更好的产品、筛选商品、简化流程、利益最大化等都与前文“节省时间、空间”的主题不匹配、不对等第三类:①达到快捷、便利的目的;②带来许_多便利;③从而方便人们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不精准:这类答案相对较好,但仍然不精准第二空第一类:①能够足不出户就买到商品;②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购物逻辑不严密:此类为主题不对等所致的逻辑不严密。前句信息强调“忙碌”,与之对应的网上购物的好处应该是与时间有关的“节省时间”,而不是与“空间”有关的“足不出户”,“足不出户”与节省时间没有必然关系。“随时随地购物”强调方便,也与节省时间不相同第二类:不但能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空间 逻辑不严密:此类为照应不周所致的逻辑不严密。“节省空间”与“忙碌”_不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
续表
例二: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①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②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③_。
参考答案: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题空 学生答案分类举例错误分析第一类:①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②而且影响人类生活逻辑不严密:这是由照应不周引起的逻辑问题。“生活”不能与下句形成照应关系。此处应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且这种影响要能总括“生活、生产和建设”第一空第二类:①还在多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存;②而且决定着人类活动;③同样也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概括不精准:前者用“影响生存”显然比“影响生活、生存、建设”更严重;“决定”显然比“影响”更严重;而“息息相关”只强调相关性而不强调影响,“相关”是双向性的,而这里以“气候”做主语,强调的是气候对另一方面单向的作用第一类:气候不仅能造福人类 逻辑不严密:这是递进复句的前半部分,后文不能与之形成递进关系第二类:①变化无常的气候;②恶劣的气候状况语意不完整:题目要求填写“语句”,且语意完整,显然不能填一个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名词性短语第三类:气候状况在不断变化中第二空内容不贴切:“变化”既未结合“但是”及前文的有利一面形成对比,又不和后文的“灾害”形成必然关系(变化是两面,而灾害是一面)语意不连贯:后文说的是“有时会……”,与“并不是所有气候”相对应的词语是“有的”(“有的”限定对象范围,文本中并未对气象类型进行分类)而不是“有时”(时间范围),从本质上改变了陈述话题而使前后文语意不连贯第三空 避免灾害的发生 该答案基本正确,但仍然不够精准第四类:并不是所有气候都是有利的
例三: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__①_。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__②_: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率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__③_,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
参考答案: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②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可小视;③一旦这种自我修复能力被破坏。
续表
从以上三个考题中对学生答案的分析来看,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逻辑不严密(照应不周、主题不对等、因果倒置、前后矛盾、主次不明……),概括不精准,内容不贴切,表意不完整,表意不连贯等。在这些问题中,“逻辑不严密”居于核心地位,而其他问题则大多是逻辑问题的外化。教师在备考中只要抓住了“逻辑”这一核心,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
解决逻辑问题,尤其对以自然科学为主的论述类文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抓住文本话题,弄清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分清文本的观点和材料。在前后句信息比对中把握文本讨论的对象,做到上下文主题的对等,做到前后文照应的周全;
二要厘清文本结构和句间关系,尤其要学会关注能标志句间关系的关联词语和标点符号,从而正确把握因果、递进、让步、转折、假设、主次、对比等逻辑关系;
三要有语境意识,坚信答案就在文本里,前后勾连,避免顾此失彼、瞻前不顾后;
四要学会精准概括,注意论述类文字表述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密性。如果把握住以上规律和方法,补写句子类语用题将不再成为障碍。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