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017-08-07王明娇
王明娇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岫光小学)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王明娇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岫光小学)
教材分析:
《和氏献璧》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此故事虽然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读、悟来体会人物性格。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三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强烈,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使学生体会到忠诚才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收集资料理解“急切、鉴别、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和课后古文的意思。通过抓卞和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人物心情,感悟人物品质。
3.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使学生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宝石,从而学习尊重事实、坚守信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坚贞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流程:
一、整体回顾 弄清脉络 巩固生字
师:俗话说温故而知新,现在就让我们边回忆课文内容边口头完成填空,开始。谁温习结束了,试试看。真不错,其他同学也是这样填的吗?都很棒。咦,我发现有两处音节没有变化,快快施展你们的本领把它们写成汉字,动笔。(注意写字姿势)本领如何呢?对照屏幕自我批改一下,通过的举手,错的及时改正。
二、抓关键词 人物入心 感受悲伤
1.不错,现在老师带你们穿越回2500多年前的楚国,再次走进卞和献璧(板书课题)的故事,走进卞和的内心世界。
2.要想解读人物的内心世界,离不开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思考:卞和几次献璧,每次献璧的结果如何?用“”画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心情怎样?用“”画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任务明确了吗?带着任务开动!
3.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汇报卞和三次献璧,卞和第一次献璧什么结果?(板书:失去左脚),心情怎样?文中没有写,你来想象并补白一下。
4.他会因此而放弃献璧吗?你是从何得知的?这次结果怎样?(板书:失去右脚)心情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5.他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哪个词语在说话?泪流满面是什么样的?可见卞和多么悲伤啊!提读,能让卞和脸上的泪再多点儿吗?再读一下,看我们抓住了泪流满面的什么描写?(板书:神态描写)感受到卞和的悲伤。
6.大家注意到刚才朗读的同学除了读出了悲伤,还注意到了什么?捧!一个“捧”字让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老师换成是拿,会怎样,为什么呢?那就一起来“捧”着读出那种珍视,那种小心。我们抓住了“捧”这个什么描写(板书:动作描写)感受到卞和对宝贝的珍视。
7.卞和捧着宝玉边看边哭,边哭边想,他在想些什么呢?(难道这无价之宝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这是一个长长的什么句?卞和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变成陈述句)不会真的永远被埋没,当时的卞和敢如此地肯定吗?那么他在想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担心,不甘心,着急)是啊,也许当时的卞和百感交集,怀着的就是这样复杂的心情,这是对他的什么描写?(板书:心理描写)带着你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8.刚才我们抓住了“泪流满面”这个神态描写感受到卞和的悲伤,抓住“捧”这个动作描写感受到对宝玉的呵护,抓住“心想”这个心理描写感受到他复杂的内心,这些关键词让我们走进了卞和的内心。(课件显示抓住关键词走进人物内心)
三、顺学而导 寻根溯源 背景介绍 直击内心
1.文中描写卞和哭的句子还有吗?找到后读出来。(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默读,思考:你能抓住哪些词语感受到卞和怎么样?学生抓住“三天三夜、双眼泪尽、血、一连、痛哭、捧”等词语感受到卞和痛苦的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指导读出这样的感受。 面对如此悲痛欲绝的卞和,你想问他点儿什么?是啊,文王派来查询的人也是这样问的。卞和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卞和悲伤的原因有几个?原因一?原因二?文中的标点也会说话呢,找找看。嗯,分号也能让我们知道,前后的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那么想把原因和结果说清可以用哪个关联词语?(因为……所以……)就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关联词语把卞和悲痛的原因说一说 。因为“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又因为“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所以“卞和才更加悲痛”。
3.大家现在弄懂了卞和痛哭的原因,老师还是有疑惑,谁把宝玉说成是石头?坚贞之士到底指谁,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联系前文找出玉匠、武王、厉王,也找出卞和被称坚贞之士的原因。真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既高效又全面,是个好办法。(课件出示: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更全面。)
4.现在句子的意思我们懂了,句子里流淌的情感也要读出来。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悲愤,好,就悲愤地来读!男生们,让我们一起为卞和鸣一次不平,道出心中的委屈,悲伤和气愤。
5.现在老师也想助卞和一臂之力: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听得懂吗?这是卞和回答的文言文形式。看,字数不多,结构简练,不太好懂。不过,文中有对应的句子,找出来对应读读,理解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试试看。现在让我来检查一下,今古句子师生对读,句子大致意思懂了,单字的理解需要帮助吗?引导理解难字,名、诳。(学生自己提出,其他学生帮助解答。)
6.现在我们彻底明白了卞和痛哭的原因,再来读读他痛哭的句子,你一定更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一名学生读,补充,此时的卞和已经八十多岁了,肢残心碎的他多么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宝贝得到认可,可是他想献又献不了,他只能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 ),生填三天三夜,持续72小时,长达4320分钟的痛哭,这是怎样的痛哭,你来说?悲痛欲绝。这委屈的泪,绝望的泪,流了很久,一直哭得(),()都流了出来。泪尽血出,这是怎样的痛哭?你来说?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指导读出哭的程度的加深。听,他哭得悲痛欲绝(生读)听,他哭得撕心裂肺(生读)听,他哭得肝肠寸断。(生读)
7.听,他还在哭,山谷里回荡着他的哭声,起立,让我们一起读出卞和这悲痛欲绝、这撕心裂肺、这肝肠寸断的哭。配乐,齐读句子。
四、 抓重点词 资料补充 语言训练 体会忠心
1.卞和这样的坚持有结果吗?(板书:和氏璧)用卞和的名字命名,是文王对卞和的最高礼遇。 在场的人呢?为什么都惊呆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温润澄净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的?行家啊,是个好宝贝!会价值几何呢?生:价值连城,如此大胆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来看看资料袋,师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哪句话验证了猜测?(秦国想用15座城池来从赵国手里交换和氏璧,)由此我们知道和氏璧不是(石头),而是(宝玉),卞和不是(骗子)而是(坚贞之士)。
2.学习到这里,老师不禁感慨:如果当初轻信玉匠之言,会有这价值连城的美玉吗?如果没有卞和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会有这和氏璧的问世吗?所以读到这里我们要为卞和喝彩,卞和,好样的!你不想对他说点儿什么吗?(板书:坚持不懈)
3.是啊,对于稀世珍宝不据为己有,历经磨难坚贞执着,他献的只是一块宝玉吗?(忠贞之心——连接板书呈忠字轮廓)他的忠贞之心,比这美玉更加价值连城,更是一个无价之宝。文王也被卞和的忠贞所打动,封他为零阳侯,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可惜卞和不久就去世了。但是他的忠贞精神却流传千古,载入史册。
五、拓展延伸 提出希望 布置作业 体现差异
1.卞和三次献璧,使得美玉得以呈现,忠心得以彰显,都说君子比德如玉,那么有关玉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很好,课后可以收集其他和玉有关的故事,成为博学多知的人。
2.一起来看作业:
必做题:
(1)积累6个和玉有关的成语;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选做题:
(1)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2)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合理选择,记住多劳多得。
3.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既是本课的结语,又是老师寄予大家的厚望:玉不琢,不成器,心怀理想,不断打磨,他日必将破璞得玉!努力吧,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就是那一块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关于反思,我主要从收获和不足两方面来说:
1.本节课在设计上我抓住了很多语文元素,注重语文味,教给孩子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像抓重点词语走进人物内心;像联系上下文理解内容更高效全面;像分号的作用;古今文字对应理解降低难度;背景或资料的及时补充会帮助理解等,应该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的。所以说,顺学,巧导,自然会高效。
2.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理解。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三部分,有含义较深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自读自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
3.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背景,激发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通过灵活性的实践作业,如积累词语,收集和玉有关的资料,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
教学难免有遗憾,总结下来,觉得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生成如何恰当灵活地把握、提升教学机智、提高掌控课堂的能力仍需再下功夫;另外对学生的倾听要用心,评语的及时和精准也是自己以后要继续磨炼的,我会慢慢努力提高的!
[1] 张璐. “熟”材新用 和氏献璧[J].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2016(12).
[2] 严永龙,蔡玉萍. “和氏献璧”值吗[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6).
[3]张国学. 巧做发散解读观点见仁见智——故事性阅读材料的发散解读及多角度立意指导[J]. 美文月刊,2016(5).
责任编辑:肖延斌
教育部:高中生军训情况将记入综合素质档案
教育部2017年5月24日发出通知,就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管理提出要求,提出要加强高中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情况、军事素养和国防意识的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通知指出,要确保训练活动安全。教师必须全时在岗,全面掌握训练安全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突发安全事故;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通知还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从2017年起要向教育部提交本地区、本单位学生军事训练年度工作报告。地方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军事训练纳入学校综合督导内容,开展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并向社会公示。教育部将适时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检查。
对有严重生理缺陷、残疾或疾病的学生,通知明确,经本人申请和学校批准,可以减免不适宜参加的军事技能训练课目。
(本文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