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午日衣香艾虎纱明代端午的应节服饰

2017-08-07

紫禁城 2017年6期
关键词:天师五毒艾叶

董 进

笔名﹁撷芳主人﹂,长期专注于中国古代服饰史研究,著有《图说明代宫廷服饰》《还魂记—明清小说服饰考证》《Q版大明衣冠图志》等

午日衣香艾虎纱明代端午的应节服饰

董 进

笔名﹁撷芳主人﹂,长期专注于中国古代服饰史研究,著有《图说明代宫廷服饰》《还魂记—明清小说服饰考证》《Q版大明衣冠图志》等

刘若愚《酌中志》里记载,明代宫廷每到端午节时,要在门两旁安放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画有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的故事,样式与年节所挂门神相仿,一个月后才撤下。到初五日午时,饮用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和加蒜过水面,还要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等。皇帝驾幸西苑,看斗龙舟、划船,或到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跑马走解(在马上表演技艺)。除了这些丰富的节日活动,宫眷内臣从五月初一日到十三日均需穿着「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作为端午节期间的应节服饰。

不同节令穿戴相应纹样衣饰的作法在宋代已非常流行,陆游《老学庵笔记》云:「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球、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

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其中「艾虎」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纹饰。

所谓「艾虎」本是用艾叶扎成的虎形,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斯时「暖

气始盛,虫蠹并兴」(崔寔《四民月令》),疫病开始蔓延,人们制作艾人、艾虎,希望能驱鬼魅、除毒虫、辟瘟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隋杜公瞻注云:「今人以艾为虎形,或翦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此风至宋时犹盛,并将艾人做成了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之上」。(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一「画天师」条引吕希哲《岁时杂记》)艾虎也变成天师的坐骑,二者结合后的造型愈加威猛,魏掞之《失调名》词有颇为生动的描绘:「挂天师,撑着眼,直下觑。骑

个生狞大艾虎。闲神浪鬼,辟惵他方远方,大胆底,更敢来,上门下户。」天师、艾虎的周围还放置了被当成祛除对象的毒虫,组成寓意完整的画面,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载:「内司意思局以

红纱彩金盝子,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又雕刻生百虫铺于上,却以葵、榴、艾叶、花朵簇拥。」相似的内容还见于周密《武林旧事》:「(端午)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座,五色蒲丝百草霜,以大合三层,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京城士女皆用织物和纸剪成艾叶或直接将真艾簪戴于头上,叶间同样饰以天师、艾虎与蛇蝎草虫之类,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之「钗头艾虎辟群邪」即是谓此。艾虎还被装饰在丝织物上,《梦粱录》曰:「五日重午节……御书葵榴画扇,艾虎纱匹段,分赐诸阁分、宰执、亲王。」宋宁宗杨皇后《宫词》亦有「内家衫子新番出,浅色新裁艾虎纱」之句。用艾虎纱制成的衫子便被称作「艾虎衫」,李石《长相思·重午》词曰:「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在端午日穿艾虎衫是当时很重要的节俗,以至于出现了「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夏衣)」的情形。(刘克庄《乙卯端午十绝》其八)

明 红暗花罗五毒方补方领女夹衣残件(胸补、背补)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定陵孝靖皇后棺内出土定陵博物馆藏取自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定陵出土文物图典》

红暗花罗五毒方补方领女夹衣胸背补示意图董进 制图

到了明代,用于时令节日以及各类吉庆场合的服饰被划分为专门的类别吉服,其款式与常服、便服相同,但衣身多使用高等级或应景题材的纹饰。明代吉服的典型装饰有两种:一种在前胸、后背处饰以方形或圆形的补子(又称「胸背」);另一种是通身织绣云肩通袖膝襕纹样。《酌中志》提到的「五毒艾虎补子」属于前者,而「蟒衣」通常为后者样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收藏了三件明代刺绣五毒艾虎补子,图案以中线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应是对襟衣(比甲、罩甲或对襟衫袄)前胸所用,只是未经剪裁。其中两件均以老虎、艾叶和蜀葵为主体纹饰,辅以蜈蚣、蛇、蝎、蜥蜴(壁虎)、蟾蜍等五种毒虫,上部为祥云,底部饰山石海水。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了一件红暗花罗五毒方补方领女夹衣,是明神宗孝靖皇后在端午节穿着的吉服,衣身残损严重,但可以看出是罩在衫袄外面的对襟式比甲,补子部分保存相对完整,前襟左右各缀胸补一片,图案及工艺与宾大博物馆所藏相似,后襟背补为一整片,居中绣一蹲卧猛虎,抬爪回首,长尾上卷,额部绣十字纹,周围饰蜀葵、艾叶、山石与五毒等。故宫博物院所藏洒线绣蜀葵荷花五毒纹经皮,以黄色直径纱为底衬,用红色衣线绣菱形锦纹地,又以各色衣线和绒线绣出花纹,上部为彩色祥云,下部是蜀葵和莲花,蜀葵叶上饰一对蜈蚣和一只蝎子,相间排列,这件经皮原本可能是补子或衣料的一部分。

明 洒线绣蜀葵荷花五毒纹经皮(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一类吉服补子以龙蟒鸾凤为主要元素,应节纹样则点缀在龙凤周围,既凸显了帝王后妃的身份,又体现出节日的气氛。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所藏的另一件五毒艾虎补子在中线两边饰以一鸾一凤,昂首相对,展翅若飞,鸾凤下方绣一对小虎及艾叶、蜀葵等,五毒分列左右,蟾蜍、蛇在凤侧,蜈蚣、壁虎、蝎子在鸾侧。龙纹五毒艾虎补子的构图大体相同,对襟衣胸补多为一对侧面升龙,背补饰一条正面大坐龙,老虎伏卧在底部山石上,四周衬以艾叶、五毒。由于龙凤处于最醒目的位置,使得整体图案充满了强烈的宫廷气息。

明 龙纹五毒艾虎补子(背补)

相比补服,以「蟒衣」为代表的云肩通袖膝襕纹吉服更加华丽精美,衣身在前胸、后背、两肩处饰有柿蒂形的「云肩」,从左右肩臂部至袖口各饰一条「通袖襕」,前后衣襟下摆处饰横向的「膝襕」(短衣则无),明人常根据纹饰特征将这类吉服称作通袖袍或膝襕袍。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年)四月二十日,明神宗赐给首辅张居正「大红五彩五毒艾叶双缠身蟒纱及胸背各一件」(《明神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三),均是端午节吉服所用。「双缠身蟒」是指云肩部分饰有一对过肩蟒纹,亦称「喜相逢」,《酌中志》云:「按蟒衣贴里之内,亦有『喜相逢﹄色名,比寻常样式不同,前织一黄色蟒在大襟向左,后有一蓝色蟒由左背而向前,两蟒恰如偶遇相望戏珠之意。此万历年间新式。」明神宗赏赐的蟒纱以蟒纹为主、五毒为辅,与龙凤五毒补子的设计相似,而纯用艾虎五毒为装饰的云肩通袖膝襕纹也是必不可少的式样,王恕《纠劾奸人拨置中使扰乱地方奏状》提到的苏州府机户所织「彩妆五毒大红纱」便是此类。这种大红纱每匹值工价银一十五两,但采办之人只付给银六两五钱,机户要赔银八两五钱,织好的成品若看不中便又令其重织,「每匹反要机户解扛银五两,负累机户,掲债破产,苦不可言」。王恕颇为不满地指出:「且五毒者,艾虎、蜈蚣、虾蟆、蛇、蝎也,以五彩绒组织此五物于大红纱两肩、胸背、通袖、膝襕之上,其为淫巧奇怪,古所未闻。其费工料,每匹可织常纱十余匹,其妨农废业尤不可言况。此物止用于端午之一日,其他日皆不用,又况此毒物,人皆见之必以为不祥而憎恶之,今织之于衣,非至尊所宜服,亦非宫中所可服。不知本官暴殄许多天物,害虐无数烝民,织许多件数,将何为也?观此一事,则其平昔不以财为财、不以民为民可知。」从王恕的话中可以看出,吉服匹料的织造工艺精细繁难,人力物力成本都非常高,但宫中对应节吉服极为重视,需求量有增无减,内外官员往往借机盘剥百姓,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明代宫廷吉服不仅数量大,品类也很多,南京御史孟一脉在给明神宗的上疏中列举了吉服的诸多名色,如遇圣节有「寿服」、元宵节有「灯服」,端阳节因衣身饰五毒而被称为「五毒吉服」。(《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明后期奢靡之风盛行,进一步刺激了各阶层的吉服消费,史玄在《旧京遗事》里说,京师妇女「尚袨服之饰」,元旦、端午必穿纻丝或纱质的新衣,以此相夸,节日过后就将衣服典当,不去取赎,次年过节又穿新的,因此常是一身新。

明 四兽朝麒麟云肩通袖膝襕袍山东博物馆藏取自山东博物馆《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

明万历 明黄缎洒线绣金龙花卉纹吉服袍料及云肩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明 黄色缎洒线绣云龙纹袍料及云肩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吉服的首饰、佩饰也大都使用应景的题材。江苏江阴青阳明墓出土了一对五毒艾虎纹金掩鬓(顾启元《客座赘语》卷四「女饰」:「掩鬓,或作云形,或作团花形,插于两鬓,古之所谓『两博鬓﹄也。」),外形呈云朵状,方向相对,簪首用整块金片锤揲而成,以山石、松树为背景,中间是一采药仙人,端坐在老虎背上,周围有象征五毒的蜈蚣、蝎子和三足蟾蜍。《天水冰山录》「金镶珠宝首饰」项下有「金镶天师骑艾虎首饰一副」,大约是张天师仗剑骑虎斩五毒的形象,这对掩鬓上的仙人被发跣足,双肩与腰部围着兽皮或草叶,一手提篮,一手握锄,与常见的天师造型不同,具体身份还有待考证,但其属于端午节首饰当是没有疑问的。

佩戴牙牌与牌穗的内官取自故宫博物院藏明人绘《明宣宗宫中行乐图》卷

宫中内官每逢节庆,皆在官帽中央插戴铎针,以金银、珠翠或珊瑚为材质,按照节令、场合选用不同主题,新年为大吉葫芦、万年吉庆,元宵为灯笼,端午为天师,中秋为月兔,重阳为菊花,冬至为阳生、绵羊引子或梅花,万寿节则用万万寿、洪福齐天之类。魏忠贤擅政后,让绦作编织五色五毒绦子和珍珠牌穗,在端午节时悬带,牙牌也改为白玉或碧玉玲珑牌。因五毒绦上缀满小珍珠,颜色偏白,近似丧礼所服,故而又加上青红宝石、珊瑚以及黄绿琉璃珠等,错杂纷乱,颇不雅观,有识者将之视作「服妖」,认为「带珠者,待诛也」。

民间则依然保留着宋代士女簪戴天师(艾人)、艾虎的习俗,只是天师的名称有了变化,崇祯《嘉兴县志》载:「五月为恶月……妇女剪䌽(彩)作小

偶曰健人,佩之。」嘉靖《夏津县志》:「仲夏之月,五日……小儿系䌽(彩)

丝,人戴艾虎。」嘉靖《江阴县志》:「(端午)妇女簪艾虎、佩灵符以辟邪。」

此外,人们还用彩帛、通草做成老虎和五毒的形象,缀在大艾叶上,悬于门首。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明人绘制的《春景货郎图》,虽是表现「春景」,但画中却有许多仲夏端午的节物,如伞盖下悬挂的一件绒线符牌便画着艾虎图案,另一边还有一串艾虎形杂佩,小虎回首挺身,踞于艾叶之上。符牌主要是给儿童、妇女佩带,艾虎形杂佩则应是被艺术化了的通草艾虎之类挂饰。

明 春景货郎图及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同治 明黄色缎地平金银彩绣五毒镜套故宫博物院藏

山东蓬莱「艾虎」门花剪纸图片由董进提供

明亡之后,「五毒吉服」随着冠服制度的改易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在童装和各类应节物品中,五毒、艾虎仍作为端午节的重要象征元素被传承发展着,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民俗艺术里最具个性的节日符号。

猜你喜欢

天师五毒艾叶
端午佳节话艾叶
端午食“五毒”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原来是良药
王天师消暑之法
除妖计
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
“天师”教职略考
艾叶飘香
“五毒”最初指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