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改增减税效应赢得国际专家学者点赞
2017-08-07吴志峰,陈平
中国营改增减税效应赢得国际专家学者点赞
“中国的增值税改革,无论是在政策还是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是一次非常伟大的转轨”,6月15日,在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和中国税务报社联合举办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教授如是赞叹。“中国增值税改革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就是可以进行试点,其他国家如印度等没有试点,那么改革中的缺憾和错误就无法纠正。我30多年前就关注中国的税制建设和改革情况,这次营改增是挑战最大的一次,一定意义上可以帮助中国经济进行转轨,从依赖投资和出口向服务转型,并能减轻纳税人负担,同时还能提高中国海外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则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一周年以来总体减税规模和相关行业税负下降情况。他提出,改革中,我们已经很好地考虑了营改增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并采取了稳妥措施;改革后,应当进一步关注和处理好增值税收入划分和分配关系。
毕马威亚太区、毕马威中国间接税服务主管合伙人王磊谈及中国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一周年的成效,也竖起了大拇指。他表示,评价增值税改革有很多标准,比如中性原则、有效性、公平性、灵活性和确定性等等,中国营改增简化了税制,完善了发票系统,在金融机构、房地产等行业进行宽税基管理,做法和成效都十分明显。我来中国6年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营改增过程中,中国税务机关给予纳税人的大力协助,这些都是中国营改增的领先之处!
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剑文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营改增是中国税收领域的重要课题,更是中国给世界税制改革提供的样本。这次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在法治框架下进行,本着法制的思维来强调良法善治的问题。从营改增的制度效果看,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从营改增的良法视野看,顺利实施了以科学立法为基础的税制改革;从营改增的善治空间看,正在规范优惠政策,把握减税尺度,完善电子发票系统。关于营改增法治化问题,我们应尽快推进立法工作,并使税制完善和征管创新紧密结合,建立有序、有责、合法、合理的模式,落实税法原则,完善纳税信用机制。特别是我们在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过程中,应尽快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增值税法。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胡怡建表示,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最为重要的税制改革,是构建中国现代税制体系、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制度变革。一年来中国营改增在统一税法体系、合理税制结构、理顺税收体制成效、助力供给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治税能力和提升国际形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倪红日研究员认为,中国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一周年以来,已经取得多重意义和成效。首先,将减税政策贯穿于营改增税制调整中,既达到了减税目的,也具有刺激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企业升级的效果;其次,营改增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过剩的制造业落后产能,推动企业更多地转移到第三产业,以形成更合理的产业结构;第三,营改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政府通过营改增,降低企业的总体税收成本近7 000亿元。
阿根廷公共财政学院国际部主任丁文汇在介绍阿根廷增值税制情况时表示,完整的增值税体系可以消除重复征税,更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中国实行增值税改革后可使企业之间实现抵扣,营改增将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更具活力,也将推助企业和国家经济良性循环。中国不仅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且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体系,还在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里,特别在金税三期后的税收管理中走到了增值税税收体系为主的国家税务管理体系前沿,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召开这次国际研讨会,目的是回顾、评述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一周年以来的改革成效和研究成果,在国际视野中展开专题性研讨,回顾改革,评析效应,研究后续,借鉴经验,完善税制,助推我国增值税制度的优化升级和跨越发展”。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王力表示:“增值税由于其中性特征和优势,当前被17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中国当代税制发展,具有自身清晰的发展脉络和变革路径。其中,中国增值税的改革历程有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比如1979年、1994年、2009年和2012年等。2016年5月,我们打响营改增全面扩围攻坚战并取得完胜。一年来,作为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实质性转型和关键性举措,其改革成效和红利逐步释放,‘外溢效应’日益明显。在此过程中,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组织多方力量,以营改增的亲历者、研究者和宣传者的责任担当,先后就营改增课题展开多轮跟踪研究,取得了多项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营改增这个在经济社会和学术界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继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一年来中国营改增的效应远远超出了减税预期本身,营改增促进企业机构优化分工,主辅分离,通过剥离方式实现企业业务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促进社会分工协作。同时,利用电子发票等创新模式,实现增值税税务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动能”。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对营改增发表了以上看法。
营改增的区域效应如何?会上,来自基层的代表作出了回答。
宁夏于2013年8月1日起纳入营改增试点省区,先期将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2014年陆续将铁路运输、邮政业、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形成了“3+7”的营改增模式。截至2015 年底,宁夏试点纳税人共申报改征增值税19.17 亿元,累计减税16.62 亿元,营改增试点纳税人2.234 万户;宁夏新开业试点纳税人1.09 万户,累计新增就业岗位约3.5 万人;试点纳税人累计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45.07 亿元。
根据吉林省国家税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最后一轮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吉林省四大行业纳税人24.6万户,实现改征增值税收入90.1亿元。与缴纳营业税相比,四大行业营改增纳税人总体实现净减税56.6亿元。自2013年实施营改增以来,吉林省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37.98万户,其中“3+7”行业(即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3个大类行业和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广播影视7个现代服务业)13.43万户,建筑业3.48万户,房地产业0.48万户,金融业0.54万户,生活服务业20.04万户。政策惠及面广,其中生活服务业最为明显。从减税额度来看,在全部营改增纳税人中,吉林省净减税额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开发、其他商务服务业、增值电信业、陆路货物运输和文化创意服务业,净减税额分别是2.92亿元、2.39亿元、2.35亿元、1.50亿元和1.44亿元。
一年来,大家都在盘点我国营改增的减税红利到底有多少?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 2016年5月1日—2017年4月底,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年来共减税6 993亿元。其中,四大行业减税2 419亿元,前期营改增的“3+7”行业减税2 162亿元,原增值税行业减税2 412亿元。
当然,营改增给地方税收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江苏省无锡市地方税务局局长丁源认为,营改增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地方税收迎来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和信息管税的新契机。作为基层税务机关应当主动适应、积极引领全面营改增后的新常态,既着眼当前、又兼顾长远地将涉及营改增的各项工作做好,以“二次创业”的心态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健康发展。地方税务机关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新发展新作为:广泛合作,深度融合,开创国税、地税合作新局面;筑牢基础,合力共治,探寻地方税收管理新抓手;未雨绸缪,积极探索,构建自然人税收管理新体系;便民惠民,加快转型,开创纳税服务新格局;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开辟“二次创业”新征程。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张志勇在总结时指出,从2016年5月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至今,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在第一时间组织财经界专家学者和各级研究会力量,就营改增对经济税收的影响,分层次、持续性和递进式地展开了四轮专题性跟踪研究,这次国际研讨会是一次课题成果叠加累进式的有益尝试。研讨会上,多位国际权威学者和国内财经专家就我国营改增成效及其影响进行了高起点、宽领域、多层面的回顾、评述和解读,特别是国际专家学者,站在客观立场,对我国营改增的改革成效,在中外不同思维方式下进行对比和审视,并本着学术理性做出了中肯分析和高度评价,为本次研讨会增添了亮点。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将组织力量继续积极思考,深化研究,为完善我国增值税制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卢仁法、郝昭成出席了会议。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彭宁主持会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及部分省市国际税收研究会代表参会。
吴志峰/文
陈 平/图
责任编辑:高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