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教师权威 树立学生自信

2017-08-05杨金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家长老师教师

杨金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因某一领域取得成绩而产生自尊、自信、自豪,这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动力,它能推动人在其他方面达到理想的成就,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除了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课后还要为学生解答问题,做思想工作等等。那么,教师与学生相处应该怎样去把握呢?

一、做一个仁慈的教师

仁慈是相对于权威而言的,现在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为核心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威严有余、仁慈不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希望老师放下“师德道严”的架势,成为有血有肉的人,成为自己的朋友。

举例而言,有一天,某师范学校一名即将毕业的男同学去拜访老师,到了老师家后,学生拿出自己买的一盒好烟顺便抽出一支请老师抽。试问:若你是这位班主任,你将如何应付这件事?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老师不知所措,但基本的观点和应对的方式是一致的。

1.基本观点,这支烟教师绝对不能抽,原因有三:(1)师范学校不允许在校学生抽烟。(2)吸烟有害健康,浪费金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3)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应对方法,首先告诉学生老师不抽烟或者老师戒烟了。接着严肃地给学生讲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

3.情境设定,学生刚进门时,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学生拿出烟后,教师应该是“威严庄重”。

二、避免处罚与体罚

处罚是指以“施罚者使犯者身心感觉痛苦,但又不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诸多学校明文规定学生违反了学校的纪律、规章制度等就必须处罚。

某中学一名学生借了图书室一本书,为了在老师面前炫耀自己聪明,还书时,故意在此书封面上贴了另一本书的封面,结果当场被老师发现,按照学校规定,这位学生将会受到处罚,但这位老师并没有处罚他,而是用一系列的话教育他什么叫做真正的“聪明”。此后,这位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勤奋学习,最后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试想,老师若按照学校的规定给这位学生一个处分,他会有今天的成绩吗?或许从此以后这位学生一蹶不振甚至厌学。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体察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潜力,在平时,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

三、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老师习惯用权威压住学生,学生不能对老师说一个“不”字。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依赖性强、创造力差、缺乏主见。随着新一轮课程的改革,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师生有了平等的关系,也体现了“学中乐,乐中学”的学习方式,这样,使学生的潜能充分被挖掘,使之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学生。

四、树立学生自信

有成就的人往往是比较自信的人,就小学生而言是比较自信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成熟,到中高年级阶段,部分学生的自信心随之直线下降。尤其是部分女学生,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给学生终身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同学的羞耻心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具体表现在害怕别人嘲笑自己,需要别人的承认与尊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耻等。如果学生失去了自信,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多方面开导。

(1)多举行班、团队活动,让全体同学都参与。

(2)多关心学生,找学生谈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3)多开展竞赛活动。

作为老师切忌让失去自信心的学生破罐子破摔,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时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学生犯了错误后,最好给予极大的宽容,尽量多进行表扬鼓励,少做批评训斥。

五、适时召开“家长座谈会”

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可以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依赖父母,父母便成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利用家长会可以了解学生家庭成员和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性格等;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学生以前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能力等。在家长的陪同下与学生本人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经历、基础状况、心理状况等;抓住机会了解学生性格、脾气、家庭表现、主要优缺点等。

中小学在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座谈会是有必要的,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也体现了老师的关爱,更体现了学生、家长、老师的三体融合。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明白老师是与自己平等的,是没有权威的。在遇到挫折时,愿意向老师说,老师要及时帮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可以利用家校合作教育学生,使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长老师教师
最美教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放假么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