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试卷评讲效果若干思考
2017-08-05蔡吉卉
蔡吉卉
摘 要:试卷评讲是考试的延伸,教师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课堂主导地位,优化评讲过程,增强评讲效果。以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试卷评讲为例,简要分析了试卷评讲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意见,供诸位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试卷评讲
试卷评讲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学习生涯离不开考试,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样离不开试卷评讲。纵观当前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试卷的评讲,教者发现这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评讲效果不佳。
一、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试卷评讲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分析不到位
纵观当前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试卷评讲现状,教者发现首当其冲的问题在于试卷分析不到位。大班的授课制度下,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失分点不一而同。同样一张试卷,有学生的问题集中于填空题,还有学生的问题集中于计算题,还有学生的问题集中于解决问题。教师按同一套评讲标准授课,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老师在讲第一题,这道题目我是对的,不用听,我先玩一会儿;老师刚刚讲的第二道题目,我还是不太明白,但是同学们好像都对,我不好意思提问,算了,看下一道题目吧。由于评讲之前缺少分析,主次不清,评讲效果自然不明显。
(二)评讲不及时
评讲不及时是大部分数学教师最容易犯、但是又最不引起关注的问题。中低年级段小学生年龄在7~10岁之间,他们心智不成熟,记忆能力正处于发展中,对于教师的话,学生经常“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如果等到这一学期入学之初才评讲,学生早就因为假期的愉快生活将试卷抛至九霄云外了。这就造成教师评讲试卷时,学生反应迟钝,甚至想不起来为什么做这道题目时会出错,评讲效果怎么可能提高?
(三)设计不科学
试卷评讲效果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一堂效果不佳的试卷评讲课,表明该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堪忧。评讲语言、评讲方式、评讲详略,都是教师开展中低年级段小学数学试卷评讲活动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对这方面问题引起关注,评讲设计不科学,评讲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将试卷评讲当作一种负担,大大降低了试卷评讲效果。
二、增强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试卷评讲效果的具体策略
(一)钩深致远,分析试卷
正式评讲试卷之前,教师应当对试卷进行科学分析,了解试卷内容和学生得分情况,做到了然于心。一般而言,一张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试卷总分为100分,题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和解决问题等,难易比例大约维持在3:7。教师需要分析这两方面的内容:
1.难易程度
小学中低年级段试卷难易程度大约维持在3:7,基础题仍然占大头,但是根据每学期、每单元教学内容差异,难易程度会在这一比例上下浮动。如果试卷偏难,那么教师应当统计这些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并研究相应的解题策略,为学生归纳解题方法;如果试卷偏简单,那么教师应当跳过某些题目,将时间用于稍有难度题目的讲解。
2.对错人数
对错人数的统计是试卷评讲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缺陷情况。教师应当统计清楚每一道题目的对错人数,对于学生普遍失分的题目,自然应当作为重点评讲内容;那些学生没有失分的题目,自然可以一带而过。
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评讲之前,教者对试卷进行了一次分析,发现本张试卷难度中等。试卷由六道大题构成,第一大题“知识根据地”当中的第2小题“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有13人失分,第二大题“是非审判庭”当中的第4小题“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两位数相差90( )”有11人失分。从难易程度上来说,这两道小题属于中等偏下梯度,尤其是第2小题,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考虑到二年级学生认识经验有限,虽掌握课本知识,但是灵活应用知识能力较弱,教者便对这两道小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带他们回顾了表内乘法、100以内的数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引导学生,找出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两位数分别是:10和99,用99-10=89,学生恍然大悟。
(二)凝心聚力,及时评讲
欲增强试卷评讲效果,教师就应当遵循中低年级段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试题解答印象还停留在学生脑海中时立刻展开评讲。大部分教师习惯于在试卷批改之后再开展评讲,但是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试卷批改不是短时间之内即可完成之事,严格遵循先批改后评讲这一模式,有可能降低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试卷评讲效果的落实。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教师不妨尝试在考试结束之后立即评讲试卷。由于考试刚刚结束,学生内心会产生一种急切想要知道正确答案的愿望,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也会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评讲。
在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结束之后,考虑到离考试成绩出来还有好几天时间,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考试结束的第一节课,教者便在班级里面进行试卷评讲。由于成绩尚未揭晓,因此,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哪道题会错,哪道题是正确的,注意力都格外集中,生怕漏掉教者讲的任何一句话。通过这种提前评讲的方式,学生注意力变得集中起来,还积极与教者交流自己解题时的思路和困惑,试卷评讲质量显著提高。
(三)优化设计,增强效果
1.創新评讲方法
试卷评讲方法灵活多样,除了常见的教师评讲之外,还可以采取学生评讲的方式。同样一道题目,有学生失分,也有学生得分。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成绩高的学生而言,在讲解一些中等难度题目时,他们经常容易分散注意力,表现得无所事事;对于那些平时基础一般、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言,自身接受能力有限,有时即便教师讲了一遍,他们一时之间还是难以理解。为了提高评讲质量,教师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为班级其他同学答疑解惑。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引发全体学生对相关题目的认识,而且加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高了评讲效率。
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评讲过程中,第四大题“数学高速路”中的20道计算题目比较容易,只有一些平时比较粗心的学生犯错丢分。教者从第一小题“5×7= ”开始依次抽取得数不正确的学生报数,请他们计算正确答案,并说一说为什么考试时会出错。第一位学生说道:乘法口诀表没有背好,所以口算出错了;第二位学生说道:计算“8×3+4= ”时,忘记了是先算乘除还是先算加减,所以计算出错……通过这种自己评讲的方法,学生学会了自我订正,对所犯错误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2.优化解题策略
评讲试卷时,对于那些看起来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不应当将评讲目标局限于正确答案的讲解上,而是要鼓励创新,强化举一反三教学,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评讲过程中,第六大题“生活万花筒”第2小题“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一题,大部分学生采用加减计算,教者提示能否采用乘加或乘减计算,学生马上发现还是乘法简便,纷纷点头称赞。
中低年级段小学生年纪小,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数学试卷评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渗透思想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败。教师还应自觉地转变角色,还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探究的舞台,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以上是教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试卷评讲效果做出的几点思考,理论研究尚且存在不足之处,亟需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张璐.优化小学数学平讲课的结构设想[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7(11):12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