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的策略
2017-08-05郭胜丽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乐学、会学这是教师工作的宗旨,才能更好地探索知识,积累知识。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
学生会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探索知识、积累知识。可以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要攻克的一个难题。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又要重视孩子们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精神在课堂上如何养成呢?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做呢?
一、创新学习的前提
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我们首先要给学生自由的、平等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内心充满自信。我在工作中,经常让学生互相交流,找出共同的切入点,由点到面全面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这样,使学生之间的情感得以沟通,促进了交流,学生的思维得以飞越,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得以引导,这种课堂行为不仅发展孩子的交流本领,也强化了孩子的生活实践,这是自主学习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合作学习。这种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更全面,而且充分焕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可是老师要想真正把这个策略施展开来,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这个事情做起来较困难。不是害怕课堂秩序混乱,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一个班集体,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各个层次的学生,可是实际中还是有差别的。好学生思维敏捷,正确率高。学困生头脑反应迟钝,对问题的研究也慢,答案的准确率也低,费了很大劲仗着胆子回答问题,可是说不正确,使他们心里有了阴影,不配合老师。每节课往往都是在优等生的回答中,教师就下课了,其他人就置之不理。这样下去,只会让学困生越来越差。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多提问学困生,关注他们的情绪感受,多给予鼓励,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解除学生内心的阴影——害怕回答错误。让学生知道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只要回答,就有错有对,正因为不明白,才来寻求答案。因此,关注尊重每一个孩子,放开孩子的手脚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前提。
二、创新学习的起点
学生有了空间,就行动起来,与同学们合作,收获了能力,积蓄了知识。同时也会牵动学生想象的思维,让他们愈发思维活跃,展开想象,在大脑中产生许多问号,产生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事情产生疑虑,这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更是向前发展的源泉,创新的思绪此时酝酿产生了。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总是感到千奇百怪,感觉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我们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切合点,引导孩子去探索研究、去实践。即使有些问题问得看似很没意思,老师也不许用批判的话语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更不能讽刺,甚至侮辱学生的人格。要耐心的教导,合理的启发,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借助一些问题让他们去努力探索。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回归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不断的取舍,不停的质疑,孩子的学习就变得像我们每天穿衣吃饭一样,顺畅了,自然了,容易了,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自主学习的沃土
孩子是学习生活中的主人,我们上课给学生留一些自己做主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绪任意驰骋在课文中,老师只是课堂上的引路人、导师、合作伙伴,一个任思绪自由飞翔的学习环境,学生没有得到,学生没有自主考虑问题的地方,更没有挖掘深层知识的条件,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被抹杀在摇篮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趣。那些简单的字、词、句子,教师不用去讲,让学生自己通过工具书学会这些东西。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勤奋进取的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创新能力的基石
1.课下要广集材料,所涉及的文章内容有关的知识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问题不能含含糊糊,要落地有声。告诉他们需要整理的材料,这些材料与课文关系如何,引导他们广泛收集材料。
2.学生是这场剧里的主角,给他们充分的舞台。当学生有问题要问,做到回答简练,通俗易懂,获得知识后学生很好去利用,再运用到课文中,就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五、创造能力的催化剂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没有忘了他,从而使他有了学习的意愿,学习起来就会很高兴。学生会感觉在这个家庭中学习很温暖,贊扬的魅力该有多么大呀!
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上,孩子需要一个宽松的舞台。那我们就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舞台,让他们浓墨重彩一把,演绎课堂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曲秀梅.在教育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利用课本[J].小作家选刊(教育教学),2015.
[2]叶陈苗.小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9.
作者简介:郭胜丽(1978—),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肇源县,小学一级教师,西南师范大学毕业,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