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
2017-08-05黄肯盛
黄肯盛
摘 要: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是小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指标,是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思想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的体现,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深层意义及各种策略入手分析如何将课堂任务的设计与学生的思维认知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相连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情景、角色设定、游戏竞赛与学生生活产生联系,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深化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生活体验,以此得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教学;教学策略;内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逐步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深入研究,英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近期,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地位逐步提高,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以往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只注重单个词汇、句子的教学,忽视了英语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导致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句子却不会进行交流,对英语失去学下去的勇气和信念。所以,在这种英语教学脱离生活的情况下,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的趋势。因此,我们就“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和策略”这一课题的初步探讨来做具体的阐述。
一、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近几年来,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与教学探讨的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科学家和教育学家们的研究。在这一教学方式的作用下,各种各样的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方面的研究也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他们对这一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即使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基本上都存在着很多的内在关联。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指将英语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小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认知相交融,加强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和对英语的熟悉度,让英语教学充满活力,使小学英语的教学变得更加具体、形象、直观、生动。总之,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包含了以下多方面的思想理念,包括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主张以人为本。生活化教学首先更加注重情景化,创造出与学生现实生活相适应的情境,提供学生经验世界中的确切有效的信息,开发各种各样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生活化教学更应该是一种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交往对话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表达和交流状态,更加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生活化的教学是更加关注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知识与技能的渗透、过程与方法的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等。
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需要协调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要素及各种相互关系以外,也要更加注重良好的教学策略,良好的教学策略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师生双方信息的有效沟通,还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非常有必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对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1.英语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
(1)注重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其爱好。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一点一滴地穿插在课堂的教学里,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可以适当地安排学生进行对外交流或者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一些特定的句子和单词有更深层次的记忆。这样的讲课方式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愉悦,更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的真实含义,而并不是认知了大量与自己无关的词汇和句子。
(2)注重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家是学生最亲近的地方,家里的所有生活方式都将深深地影响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这些生活方式都是学生最熟悉、最富有经验意义的,从家庭成员、长辈职业到家居环境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拓展。例如:在记忆英语单词家庭人物:爸爸、妈妈、姐妹、儿子等单词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拿出一张家庭合影照,对着人物记单词,mother,son,father等词汇,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再次认知。
2.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生活化
(1)借助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生动、真实、贴切的英语学习情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孔子的经典语句,由此可见,创造生动、真實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2)进行各种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景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应用于生活中去的。”语言学家克鲁姆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这种教学形式非常符合学生爱表现和爱活动的思维特点。把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主场,让学生对学习英文单词和句子更加富有积极性。
参考文献:
齐思明.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现生活化内涵[J].教育学报,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