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的互动策略研究

2017-08-05杨小红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杨小红

摘 要:互动式英语课堂互动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并使学生掌握英语综合语言技能。简单的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策略运用;形式化的合作不能实现学生相互挑战、激励与共进;背诵式的操练或表演,会导致学生缺乏对英语语言的真实体验和真情思考。采用观察、歸纳和分析的方法,运用英语课堂互动的“三动”原则,探讨互动策略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关键词:英语课堂;互动活动;教学策略

随着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提出、论证、实践和反思, 广大英语教师已经认可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现在的英语课堂,互动的机会增多了,互动的形式丰富了,互动的对象多了……但笔者发现,许多英语课堂虽有互动活动,但其互动的内容有以下几个问题:

1.缺失互动的主体和情感

每一堂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互动活动完成的过程就是逐级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主体互动过程中,有新的有意义的精彩生成。老师在真实或仿真情境诱导下、在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在互动主体情感交融的熏陶下,自然生成每个活动的互动内容。毫无情境或情感的机械式背诵、形式化合作、非民主式对话等,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无效或低效的。

2.缺失民主与公平性

互动的角色与互动的内容要体现互动活动的公平与民主性。从角色上来说,互动中的生生、师生之间是平等和民主的;从内容上来说,在一定语言情境下,学生因各自学习能力、学识和生活经验的不同而进行有差异性的新旧知识的整合与运用。相对静止的互动内容,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是不公平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肯举手的孩子总是会得到多的机会。不太喜欢举手的孩子往往被忽略或者得不到重视。

一、问题呈现与诊断

案例一

(教师手里拿着一把尺子问学生)

T: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Ss: Good afternoon, Miss Tian.

T: Now lets begin our class. Look , is this a book?

Ss: Yes, it is.

(教师头一摇,眼睛一盯,学生立马改说)

Ss: No, it isnt.

诊断:学生与英语的距离是可以通过实物教学拉近的,可以从抽象的语言到具体的实物、再到具体的语言表达。问答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句子入手,学生反应迅速、能够对答如流。但是因为老师这种提问操练是程式化的,学生回答的问题可以不用“协商和思考”即可完成。这种脱离语言环境的简单的程式化语言操练激不起学生学习欲望,也唤不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案例二

(Purpose: Learn to say “Close the window, please.”)

Step 1 Eliciting the new sentence

T: Today well learn a new sentence. Follow me, close the window, please.(Teacher says it with a simple action. And let the students say the sentence in different ways, such as “Say it one by one”, “Say it in pairs.” and “Say it in groups ”)

Step 2 Learn the other new imperative sentences in the similar way.

Step 3 Consolidate the new sentences.

诊断:教师在开展新的一堂课的时候,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互动方式依然停留在依靠现有教材和有限的知识点上,教师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不高,如果教师在设计课堂形式的时候,能够多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如年龄、兴趣范围等,再借助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多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和交流的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实用性和可交际性。

二、启示和建议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动,再到生生互动。目的不在于破坏教学的整体环节,而在于还其本来面目,释放双方的能量。其互动内容和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策略化

有专家说过,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策略,而教学策略又服务于教学内容,内容借助策略来体现,策略依靠内容而存在。湘少版小学英语教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把与某一主题相关联的语言材料按照ABC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各单元之间知识的重复率不高,缺乏有机的联系,学生容易遗忘。所以老师应遵循语言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调整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教学的需要,进行同册各单元之间的顺序调整或者调整单元内ABCDE各部分的顺序,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删减或拓展,或增加有关歌曲歌谣的教学,或增加动脑动手作业。如涉及月份、节日、星期等话题,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出现得比较频繁,教师可以将其整合排列、汇总,建立连贯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2.调整互动策略,让互动策略最优化

(1)课堂施教的优化策略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和传统教学手段(实物、图片等),优化学生语言实践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内容和空间;以学生的学识和学能为基础,实现师生与教学内容的互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学习。

(2)课堂调控的优化策略

教师要从知识的难度、知识的数量、授课的节奏入手,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调控。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一看就会,就可能失去进一步求知的兴趣,从而松懈了学习情绪;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太难,难以看懂和理解教学内容,即使付出了努力但还是学不会,就会失去信心,产生厌倦情绪。难度调控的标尺是“最近发展区”,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可以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是可以逾越的难度;教学节奏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充分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因势利导,做到动静相同、快慢适宜、起伏有致。

(3)课堂评价的优化策略

科学的评价是对课堂行为的调整和反思,有利于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课堂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出发点应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评价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教师要创建宽松而开放的评价氛围,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鼓励老师、学生、伙伴和家长一起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倡导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性和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使评价形式多样化而不单一。

互动性小学英语课堂中,老师的主动性表现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启发和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主动性表现为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自由运用语言和独立思考问题。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实现互动的基础是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和经验,老师是互动的引导者,要把学生的知识经验激活,让学生能够积极与老师、同伴互动,做到有问题就交流,并且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

参考文献:

[1]韩刚,李庆.“外语课堂教学内容分析”[J].外语界,2007(5).

[2]郑佩芸.“形式协商的多视角研究”[J].外语界,2007(5).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英语课堂上讨论与争辩之探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反思与审视:高中英语课堂的“热闹”与“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