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17-08-05邹辉华
邹辉华
摘 要:在教学课程中,合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这就使得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成为加强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小组合作的实践不断加深,其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活动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为例,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实践
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成员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评价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学习确立了学生为课堂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仍不能充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效率降低,也让课堂教学显得不伦不类,不仅达不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还会引起学生的不良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理解和实践小组学习呢?
一、课前小组一起预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导的新式教学模式,因此,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就尤为显著。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自身控制和理解能力还比较欠缺,这就需要通过教师主动引导学生的预习方向,提高小学生的预习质量。比如,预习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再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通过交流获得更加完善的答案,通过共同的努力取得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编写一份预习大纲,让学生通过完整的知识架构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大致理解,从而在预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小组合作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善于观察的性格,结合小学语文大纲的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分别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1.生字合作。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主要还是以识字为主,因此每节生字课的教学完成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检验学习成果,在小组中每个人轮流当提问人,其他人默写生字,让提问人通过正确率判定组员的学习效果,让小组形成互帮互助、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
2.组词合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通过将字放入词语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适当的加以改变,比如,我在讲解完《江南》一课时,对小组进行提问,让他们用“江”组词,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能说出三到四个词语,但是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可以将词语的积累放到最大,有些小组甚至可以说出十几个,可见小组合作对提升学生知识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3.写作合作。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项,同时也是应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在逻辑性和语言性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就学生个体而言,因为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对局限。然而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可以让他们从小组中每个人的身上得到一些收获,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写作水平逐渐提高。比如,在作文练习课时,我给学生设置了“小伙伴的周末”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作文的要求,再通过小组代表发言,小学生通过对整句话的分析,得出了写作需要的人物、时间等要素,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带入课题,相互印证,从而将作文的题目吃透,写作起来也就越发得心应手。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这个道理。
三、课外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主体进行的课外活动是加强学生之间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耍中找到快乐,更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使他们在快乐中得到成长,尤其是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更能让他们拥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比如,结组进行词语接龙比赛,通过众人的努力,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角逐,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求胜欲望,从而达到对课堂詞语灵活运用的目的。还可以找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让小组分配角色表演,通过组中成员的共同协作,将故事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阐述和发现,由于各组之间对故事不同的解读,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观赏中获得更多知识,增加自身的积累。定时野外郊游,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去听、看、触摸,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将知识发散,在经过小组的发言,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感悟上更上一层楼。通过课外小组活动,可以让小组之间的配合越发默契,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在课堂实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就是我在小组合作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的一些方法,对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起到了些许助益。相信广大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中也有独到的见解,希望我的这些想法可以供大家一起参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子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及解决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陈贤文.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