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另类”习作
2017-08-05赖璐璐
赖璐璐
摘 要:习作要指导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这是对习作指导的重大改进,是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中主体性的重要举措。自由表达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写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抒发真情实感。寫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使习作言之有物。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无拘束地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从而减轻学生对写话习作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习作;感悟;实践
为什么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什么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也成为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事呢?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新课标指出:习作要指导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这是对习作指导的重大改进,是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中主体性的重要举措。自由表达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写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抒发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使习作言之有物。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无拘束地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从而减轻学生对写话习作的心理压力。由老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全面参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握了习作教学的总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学生写作铺好路子。所以,我们先找出学生写作困难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可能是:对写作不感兴趣;教材习作要求与学生生活脱节;会说不会写;没有真实生活。由此导致作文中常常出现“空”“假”“抄”的现象。因为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从而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为此,我们要遵循习作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教学,即生活与习作相结合、循序渐进、读写结合、先说后写、多元交流等,使学生的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习作要求要做到真实有效,要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励其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同时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课堂习作时老师必须亲自指导学生的作文过程,要和学生一起写作。例如,某校长在黑板上的一句提醒语,科学老师的课堂实验,都能给学生创造写作素材。
随着小学生接触信息量的不断扩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习作教学越来越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地探讨研究,如果再固守以前作文的“写景、记事、抒情、状物”四大块来进行习作训练,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我认为习作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贯彻了这样的思想:“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必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其实这里它包含一个简单的哲理,即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把交往能力与习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小学教材中就有许多优美的写景散文,如四年级教材中的《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这些经典的写景文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欣赏的美感,还会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可以抓住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再创造,如改写成小诗,按照文章的模式进行迁移性练习。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含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说明文,教师也可以利用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如让他们展开想象补充内容,重组语言进行改写练习等。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一文时,我便利用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兴趣,鼓励他们为文章补充段落,训练学生过渡句的运用,学生非常有兴趣,而且想象力丰富,对课文的再创造得心应手,根本体会不到写作有多难。
学生情绪激昂,视野开阔,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在写作时就是东风一到,万箭齐发。学生抱着赶快将自己的快乐讲给别人听,与别人一同分享快乐的心态来写的,当然是有着无限的快乐。所以,学生不是没有自己的生活,而是教师没有教学生去发现。
写作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是一个人综合性语文能力的体现。因此,使学生“敢于写,乐于写,有能写好的信心”,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标准的目标:“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上都是自己不够成熟的言论,望能与同仁们分享,并得到宝贵的指导。我相信自己在如火如荼的新课标的春风下,继续努力,坚持不懈,自身素质也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戴琳.我手写我心 笔尖露真情:习作教学点滴谈[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1):55.
[2]付莲芝.例谈作文教学中的“文”“道”并举[J].吉林教育,2011(18):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