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链接“互联网+”,激发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活力
2017-08-05蒯家虎
蒯家虎
摘 要:作文教学和“互联网+”之间的紧密衔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善基本流程,从而推动作文教学,切实地为有关教学活动带来全新的动力。从而达到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双方面的紧密结合,推动“互联网+”技术和作文教学双方面的统一,进而发展为全新的教育资源和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作文教学;提高;优化
传统领域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利用声音和文字完成信息的传输,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仅仅是源自于教师的书面介绍和口头说明,而内容方面也表现得相当枯燥,教学效率也明显不足。伴随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互联网+”的参与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融入了全新的力量。
一、与“互联网+”链接,突破了传统小学作文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可以切实有效地支持包括音频、视频在内的一系列多媒体元素,把文本、图像、动画和音效等多方面合理地综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呈现出生动完美的形象,给学生在多方面体验生活上带来便利。学生不但能够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同时亦可利用多媒体显示精彩的画面,想象作文;不仅可利用“互联网+”搜索需要的素材,同时亦可便于修改。该技术推动小学作文教学不再因为形式限制,教学方法呈现多变的特点,指导方法较为灵活。
二、与“互联网+”链接,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语文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理应适应于学生的生活情况,推动学生提升对生活方面的关注度,热爱生活,传递真正的感情。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推动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地增强学生写作热情。
赞可夫曾经谈到,唯有在学生情绪高昂,持续追求进步,并且将个人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情况下,方可以使得儿童的作文当中富含感情、思想和词句。信息技术可以良好地显示学生所了解的生活、学习和活动情景。熟知的画面和音效可以激发学生心中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个人感悟,尽情地抒发内心感情。
三、与“互联网+”链接,丰富了小学作文写作素材
“互联网+”蕴含着非常奇妙的世界,其联系了地球的所有角落,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知识。大规模的资源,切实地适应于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知识需求。学生不但能够得到自身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能够把自身有效的信息呈现于众,从而达到资源分享,开阔视野的作用。使得学生摆脱了传统的三点一线单纯的生活模式,有效地应对了作文无素材的尴尬。诸如在进行教学《扬子鳄》的过程中,上课以前笔者便发动学生在网络的世界中汲取信息,从而给写作带来了充分的保证。教学过程中,笔者把事前所订立的教学目标和“互联网+”技术切实地整合起来,全面地显示出了其在跨时空,信息量庞大,交互和个性化等一系列领域的特点。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有了抓手,部分对作文深感困扰的学生有效地缓解了在此方面的压力。
四、与“互联网+”链接,优化了教学过程
小学作文教学是涉及师生双边的重要活动,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个人的知识、品德和个性均会对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反过来学生个人的童稚也会对教师带来一定的影响。比方说,在《我身边的小能人》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利用QQ或微信实现视频沟通,从而明确“小能人”之能究竟在于何处,学生积极地发言并发表个人的意见,有效地展现出其个人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随着师生彼此间的交流,教学过程形成了有机整体,由此推动小学生作文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五、與“互联网+”链接,改变了评价方式
网络评讲作品,调整过去通过老师选取学生的作品予以评讲,强调习作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抑或是成功的处理方式。以前,学生如若在习作方面的认识有所不同,则仅仅在教师支持的状况下方可以表达意见。通过“互联网+”实施评改,学生可有效地利用有关的论坛,邀请全班同学对自身的作品予以评改。在互评之时,能够自由地在论坛表达个人意见,教师也恰恰是当中的一位参与者,在教学当中充当引领者和调节者。网络中,学生不但能够对他人的作品表达意见,同时还可予以修改,而后将修改的意见发送给有关作者。这样便捷的修改模式不但为学生阐释个人意见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有助于获得一系列的意见,利用最终的综合,由此获得一篇个人满意并得到他人称赞的作品。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和“互联网+”的衔接,有助于良好地提升课堂效率,达到优化教学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摆脱枯燥,展现全新的活力。从而达到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两方面的统一,推动“互联网+”和作文教学的目标达成一致,进而发展为全新资源和对应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小林.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作文教学[J].科学文汇,2008.
[2]李碧英.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导刊,2008.
[3]李燕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情报探索,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