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上的品读与运用

2017-08-05苏庆香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品读感悟体验

苏庆香

摘 要:语文课应该引导学生亲近文字、体验情感,并学会运用语言,然而一线课堂情况并不乐观,繁琐的分析、机械的抄写代替了应有的朗读、个性的解读。语文课堂要着力体现读味,要与生活相联系,要与运用相结合,方能闯出语文的一片天。

关键词:亲近;体验;感悟;品读;运用

语文,是一门很有灵性的课程。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带领学生亲近语文,甚至于在生活中用好语文,应该是当下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

然而,现状并不乐观:不少的语文课堂中本该有的吟咏玩味却被,无休止的抄写取代。语文教材学了一本又一本,许多学生连一篇文畅字顺的课文都读不通。何谈对文字的理解?对语言的感悟?

改进语文课堂,改变目前教学现状,绝对是当下语文的要事。

这两年,诚心阅读名师的教学案例,静心思索大师们的教育理念,笔者不断变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分享如下:

一、着力体现语文课堂中的读味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的味道,那是与作者心有灵犀的默契,与作品和谐交融的陶醉。语文课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如此深刻的感悟,那就要对学生进行读味的熏陶。

纵观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老师的经典课例,几乎所有的语文课堂都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文字朗读品味的引导,无论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理解,还是一段话的领悟,老师们没有繁琐的分析,没有黑板上漫天的板书。有的只是读、读、再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朗读指导,亲历示范,学生对文字背后描写的内容便多了许多的感悟。这样的语文课听得见生命拔节的声音,这样的语文课读味十足。

正是因为追寻名家成长的足迹,自己的课堂也在悄悄发生着革命。

每执教一篇课文,我总是花很多的精力去朗读文本,从每个汉字的音调,到每句话的朗读语气,我都认真揣摩。慢慢的,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独到了,对文字的处理精当了。在我营造的课堂上,孩子们读得投入,读得意蕴悠长。

二、将品读与生活经验相连接

对一篇作品最深层次的阅读依赖于对文字的理解,不仅要了解它表面的意思,更要领悟字面下的含义。小学生,进入中年级,这是最初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如何做好其间的衔接,是不少老师深为头痛的问题。

在这一过渡时期,我主要做了以下铺垫工作。

下面仅以《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的收获来谈具体做法。

在描写小山村宁静美丽的第一段中,出现了一部分成语要求学生理解。

三年级的孩子,要叫他中规中矩地说出一个词语的意思,难度很大。在理解“清澈见底”这个词语时,我先让孩子把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找到,然后让他们凭直观感觉说说句子中哪个词语用得好。意料中的事情,孩子们一下就能说出是“清澈见底”。于是我接着追问,你从这个词语能读出哪些画面?孩子们的想象非常丰富,那些字面下的画面立刻充盈了词语的内涵。当我让他们说说在哪里曾经看到过清澈见底的小河时,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那些过去的经历在他们的言语中纷至沓来。最后,我抛出了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你认为“在清澈见底的小河中还能看见什么?”时,那一句句绝妙的语言像蝴蝶般翩翩而至。“清澈见底”的意思到这里已经再明朗不过了。

没有老师的机械填塞,孩子们对这个词语的意思自然了熟于胸。至于后面的根据“清澈见底”来写一段话,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样的品读在我的课堂经常实践,孩子们学得轻松,我也教得惬意。当孩子的生活经验被激活,语文课堂便是三月的桃树,定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三、将品读与运用有机结合

语文课应教给孩子运用语言的方法,让他们在品读中内化一种能力。真正完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从低年级开始,我便有意识引导孩子在品读中发现文本的写作方法,并坚持进行模仿。从简单的儿歌到短小的诗歌,我们在一次次创作中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也在无数次写作生活的过程中享受语文带来的满足。

进入中年级后,文本的思想内涵要深奥一些,文章的表现方法也多样了起来。针对有代表性的课文,我总是带领孩子认真品读,然后悉心揣摩文本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好地突破了孩子无法写作的难点。比如:学习了《庐山的云雾》,我领着孩子们在校园里观赏芙蓉花,运用总分结构的方法、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芙蓉花寫得婀娜多姿。学习了《锡林郭勒大草原》,认识了过渡段,我引导孩子们描写美丽的太白公园,运用过渡穿插的方法,孩子们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太白公园描绘得多姿多彩。学习了《倾斜的伞》,我们便在生活中寻找爱的足迹,用细小的题材来表现亲人的关爱。

在文本的品读与运用过程中,孩子们的语感增强了,理解能力提高了,对生活的感受更多了。看见自己慢慢摸索出的一条新路给孩子们带来了变化,其实自己内心也充满了幸福。

语文品读与运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不懈地追求,终将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参考文献:

[1]王方.论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5.

[2]陈玉英.唐代蒙学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读感悟体验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