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上好趣味数学
2017-08-05王梅生
王梅生
摘 要:只有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机,更加高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采用合适的游戏来组是课堂教学;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用心动脑;还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还应该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数学;小学;兴趣;趣味教学
华罗庚先生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不适合采用过于抽象的理论讲解来进行教学,而相对活泼有趣的方式却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课上,采用趣味的教学方式来组织课堂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那么,数学教师具体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呢?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情境,采用游戏教学
儿童的本能是活泼好动的,而游戏是儿童学习和娱乐的最重要的方式。他们不可能长期时间专注学习很长时间,必须有相对轻松的活动来进行调节。所以,在小学数学课上采用适当的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游戏教学,并不是指在课上单纯地做游戏,而是指给课堂内容创设一种情境,用一种近似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在娱乐中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线段的长短比较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个比个子的游戏,让个子高的学生和个子矮的同学站到台上进行比较,从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中理解“长”与“短”的概念。还可以在学习和训练中适当加入合作和竞争,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比赛,在合作与竞争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被全面激发出来,产生你争我赶的课堂效果。笔者常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效果非常好。但是应该注意,在采用游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课堂的控制,保证学生玩得起来又能收得回去,而不至于使课堂纪律失控。
二、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
除了游戲教学,我需要谈到长期以来容易被人人们忽视的一种激发兴趣的方法,那就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纪还小,只要把固定的知识教会就可以了,发散思维的难度太高,小学生的能力还达不到。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误区。事实是,越小的儿童其发散思维越容易得到开发和引导,要想训练学生的某种思维能力,一定是越早下手越好。而且,不是说思维训练就是枯燥无聊的事情,恰恰相反,只要方式得当,儿童会在开启思维的过程中获得自豪感与满足感,并且体会到用心动脑的快乐,这是其他游戏和娱乐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笔者一直以来坚持从小训练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多多开动脑筋,不必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答案。比如在学习乘法的意义时,我设置了三堆橘子,每堆两个,请学生来用乘法的意义对这个场景进行解释,一般的解释方法是“一堆有两个橘子,有三堆就是三个二相加,所以2+2+2=2×3=6个橘子。”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得到这个结论。但是我并不满意,鼓励学生再想想其他答案,有一个学生回答:“也可以是,每次从每一堆橘子中拿出一个,可以拿两次,所以3+3=3×2=6。”同学们眼前一亮,原来还可以这样,数学真有趣!而那个想出新方法的学生也因此获得了成就感。
三、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参与
儿童的兴趣存在于指尖上。的确,学生亲自操作得到的体会与感悟,和听老师直接讲授得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之下,数学课堂更应该重视发展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发展儿童的综合素质。最基本的,现在小学教材都配有实用教具,教师不能让这些教具空为摆设,一定要让学生利用起来,亲自操作。比如,认识十以内的数,就可以让学生拿起自己手中的小黄棒,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这比教师单纯告诉学生几加几等于十有效得多。我在上课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画画试试,写写看,分分看这一类的话,就是在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得到结论,并在动手探究中的到学习的乐趣。
四、鼓励为主,维护儿童自尊
儿童的兴趣往往是一时的,如果想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将学习数学当成习惯,就要善于维护学生的兴趣点,以鼓励为主,保持学生的自信与成就感。所谓兴趣,除了事物本身的刺激之外,更多的是在学习操作事物或者征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而所谓成就感往往来源于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对年级尚小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加渴望得到赞美与鼓励,尤其是来自老师的鼓励,会让他们产生莫大的自信,从而长期维持住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上课的时候,甚至在课下,都会习惯性发现学生的成就并且及时赞扬。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鼓励不是无目的地为了鼓励而鼓励,教师表扬的话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达到激发学生自信心与学习兴趣的效果。比如,“你真棒!”就不如“这道题你能够观察到这么多条件,真细心!”更有效果,因为后者是具体到某一个人的某一种品质上的,学生从此之后会在细心上更加注意。
参考文献:
[1]黄玲.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趣味充满小学数学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5):27
[2]张兴涛.创设数学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2015(2):1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