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学习单”提高小学英语高段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2017-08-05周虹
周虹
摘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日趋迫切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媒介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学习策略。因此,小学英语的“学习单”应运而生。通过小学英语高段中学习单设计的研究,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并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主学习;学习单;有效性
一、在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运用“学习单”的意义
1.学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地“学习”
在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教师利用“学习单”让学生在无形引导之下,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学习掌握该阶段的学习目标,突破学习重难点,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路径图。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有能力适当离开教师的帮助。在“学习单”的帮助下,学生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学习策略,尤其是在基本策略和认知策略方面。
2.以学定教,让教师放心地“放手”
目前本市各教育教学层面先后推广“促进有效学习”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观点,并从教学一线到教学研究都展开研讨研究,出发点就是围绕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核心素养,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做自己的主人。
二、学习单的目标定位
1.根据不同课型,制订“学习单”的学习目标
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课型大致归类为词汇课、对话课、读写课、复习课等。针对不同的课型,制订“学习单”的学习目标。在围绕词汇课的学习单的学习目标重点以突破词汇的音、形、义,关注词汇的听、说、读、写的各环节为主。在对话课教学中,则要在语言运用上下一番功夫,设计适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循着“学习单”的目标有效地运用语言,并且设置小组合作任务。
2.关注学情数据,确定学习单的学习任务
“学习单”的优势在于首先需要诊断出学生薄弱的部分,然后对症下药,对学生原本掌握较好的内容适当加强即可。但是针对掌握不佳的方面,需要设计从易到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促使下掌握该知识点,提高自身学习的有效性。
三、如何设计“学习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1.通过问题设置,构建“学习单”的学习主线
通过调查发现,制约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和认知方式。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一门外语的学习难点在于不知如何下手,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缺少语言环境和良好的客观条件。所以他们需要提示,告诉他们需要怎么学。在小学英语高段的“学习单”的设计中一般由主题式展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有趣的主题名字,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英语一课游导游指南”“最佳攻略”等设计让学习任务串联在这些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的情境当中。
2.借组任务设计,落实“学习单”的学习环节
“学习单”通过清晰的知识链条高度地将原有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预习、合作学习、学习反思、课后拓展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学生不再需要教师时时刻刻地讲授,而是在关键点处指导,并合理指导评价即可。换而言之,初期运用这样的方式也容易出现误区,教师容易单纯依赖“学习单”,使课堂教学脱节,这样就会与设计“学习单”的初衷背道而驰。
针对这样的误区,在设计“学习单”时,教师需要借助学习任务。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设计,让学生在对应教学内容的大背景下,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处理每个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依然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从输入到输出,必须先有输入的语言信息量,才能要求学生输出,有效地運用语言技能。
3.利用合理预测,拓展“学习单”的学习层面
小学英语教学在关注语言学习过程方面,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致力于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这一课程理念要求“学习单”的设计者必须有预测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在合理的预测下,设计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言有效性的学习目标。教师设计具体的“学习单”时,可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发挥想象,结合时下流行的话题,拓展学习层面,从理念上走出课堂。这样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层出不穷,教师可将这些优秀的教学案例以及教学片段融合到“学习单”的设计中来。
在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学习单”的运用既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次面临双刃剑的挑战。教师作为“学习单”的主要设计者,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设计尝试和设计修改方面。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英语,还需致力于开发优秀的“学习单”,完善“学习单”中如何解决面对全体学生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设计策略。万事开头难,教师需要相信自身运用“学习单”的能力,还需相信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放下那颗悬着的“不安的心”,与学生携手在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中同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