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悲的尊重——孩子和学生成长的力量

2017-08-05王艳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尊重力量

王艳

摘 要:教育是影响是引导是发掘是等待……等待孩子的觉醒和觉悟。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力量的,每个孩子都是有光的。真正的慈悲,是一种平等和尊重。你有力量,相信孩子同样有力量,人人都有力量。通过你去唤醒和发现他们本身的力量,让他们觉悟到,只有他们自己的力量被唤醒了、提升了,他们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自由和幸福,才能成为有用的社会人。

关键词:慈悲;尊重;力量

春花秋月小荷残阳,这样的四季更迭足以让一个翩然少年辗转轮回成一位智慧的老者。时间不会怜惜你,不会为任何人而驻足,最终我们都要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中。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许在工作岗位中你已“燃尽”了青春,“耗尽”了热情,每天被纷繁的小事所纠缠。可是当我们平静下来,沉淀在内心的又是什么?值得深思,教育无小事!或许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教师欠教育的恰恰是一颗慈悲的心。

心中皆有爱为何少慈悲?慈悲是什么?慈悲是指給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慈悲无关乎信仰,只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素质或因反思而拥有的情怀。我们所说的慈悲,不是说让你去可怜别人,如果你去可怜人,就已经不是慈悲了,是要用你的力量、你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施和舍都不是教育中的慈悲,教育中的慈悲是要讲究智慧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送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并使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教育是影响是引导是发掘是等待……等待孩子自我的觉醒和觉悟。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力量的,每个孩子都是有光的。真正的慈悲,是一种平等和尊重。你有力量,相信孩子同样有力量,人人都有力量,通过你去唤醒和发现他们本身的力量。让他们觉悟到,只有他们自己的力量被唤醒了、提升了,他们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自由和幸福,才能成为有用的社会人。在师者的慈悲心中你不仅要让孩子看到自身的力量,获得成长的喜悦;同时,你也要深深感谢、感恩孩子,正是他们唤醒了我们内心的慈悲,正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精神的成长和净化。这才是真慈悲,我们把这样的慈悲称为“自我觉悟的爱”。

“自我觉悟的爱”是给所有的孩子一样的阳光和雨水,然后,和善而坚定地看着他们慢慢成长,不要期待他们长得一般高,结一样大的果。懂得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尊重人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完成孩子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落入尘间的天使,无论美丑、聪明抑或愚钝都需要我们且行且珍惜的陪伴,默默守候,静待花开。

家里的杂志总是东一本西一本的随处可见,那叫一个乱,说了他很多次,每次都不以为然,紧接着就是我跟杂志生气。这不今天杂志又出事儿了!儿子来电话说:“班里同学都发《新少年》了,为什么我没有?”我说:“咱没定吧!”他说:“不可能,您给我订了,并且您说让我选自己喜欢的订!”“那你觉得这事儿应该怎么处理呢?”我把问题抛给了他。他说:“老师订杂志的名单上没有我。”“可能是我们记错了,我相信你能处理好的!我爱你!”“好的妈妈。”我已经明显感受到他情绪好多了。

不一会儿电话又响了,语气里是藏不住的得意,“妈妈,《新少年》我拿回来啦!您愿意给我讲讲吗?”“好!”“放下电话我就想该怎么办呢?如果我找到去年订阅杂志的单子,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那上还有您的签字。对,就这么办!我在我的小柜里找到了它,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就是证据,单子上面写的是上学期的日期,杂志不是得提前预订吗?我就拿着这个单子要回了属于我的《新少年》,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儿子你真有办法!”直到晚上睡觉时他还搂着《新少年》,他自己找到了自我价值感。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掌握正面管教的养育工具,当你成为积极主动的父母时你的一切育儿烦恼都会得以解决!

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内心一定要满怀慈悲,竭尽所能,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任何时候都要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给予孩子完整的、无条件的信任与尊重。

参考文献:

[1]李玲瑶.父母成熟了,孩子就成才[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02-20.

[2]董旭花.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尊重力量
自然的力量
坚持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