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2017-08-05张承奎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策略

张承奎

摘 要:渗透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将“识字”“读句”“阅读”巧妙地层层渗透“德”与“育”能够极大地发挥语言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有效地激励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兴趣,进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将德育渗透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堂环节的设计中,那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会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发出一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教育者根据他们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来探索一条新的小学语文教学道路。在教育中渗透德育培养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尝试途径,结合了语言的思想性、人文性、社会性等特点来全面发展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一、深入钻研,挖掘教材德育内容

语文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科目,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丰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深刻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诗词歌赋感受伟人的雄才伟略,因此,为学生打下语文的坚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字、词、句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德育”二字的真正含义,所以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教材中相关的内容,从而渗透德育。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地探究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文化”底蕴,那么一定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异彩。

《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诗歌,从这篇诗歌中老师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恩”,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心怀感激之情,帮助他们在人生道路中收获宝贵的人生财富。还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感恩”扩展相关的古诗,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语文,加深对“字、词”的基础理解,比如感受《隆中对》中刘备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激之情“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层层地渗透,自然而然,对于学生的品德也会有所培养,从而有效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要求。

二、博览群书,扩展语文德育范畴

知识是生产力的强大动力,知识是实现一个人远大抱负的重要起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览小学生读物来丰富他们的眼界,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新知识。课堂上的扩展和课堂下的扩展都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累积语文知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用教学热情带领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山地海洋,探索知识的奥妙,在课堂后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精心研究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读物,帮助他们拨开知识的迷雾,打开浩瀚无边的语文世界大门,从而在两者相辅相成的作用中,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带来显著的教学作用。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我们可以为他们寻找一些适合他们的读物,这些读物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所以根据具体的读物进行具体的分析。《夏洛的网》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的真挚友情感動了千千万万的青年读者;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在变成聋盲人后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反而珍惜造物主赐予珍贵的世界,用心灵来感受世界,最终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充满童趣和天真的小豆豆的形象也在《窗边的小豆豆》中深入人心,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和感动,所以我们将这些适合学生的青年读物真正地融入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达到博文强志,满腹经纶,让学生能够通过博览群书的方式来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背景了解,巧妙结合德育渗透

背景知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是很多,将课文背景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合理介绍能够使课堂内容更为丰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真正的内涵,古代诗人的写作特点能够直接影响这篇诗词歌赋的思想情感,同样近代散文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了解当代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想要传达的文意,同时还能进行德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理解文章的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所以,我们可以将背景介绍渗透入对学生的“德育”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带入情感,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背景知识,从背景知识中了解一个写作手法、一个文人、一个时代。

比如,课文《虎门销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先从文章的第一句话引入“虎门销烟”事件的导火索,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文学背景轮廓,其次从“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中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老百姓们那么开心、激动?”从而更加深入地向学生介绍这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清王朝在后期统治阶段被“鸦片”这个毒品所摧枯拉朽地破坏,执政不利,经济落后,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与文章中的老百姓产生相同的情感共鸣,进而从背景引入中向学生普及“毒品”的相关知识,并且向他们警告毒品会带来的严重危害,让学生远离毒品,真正渗透“德育”。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有效地运用渗德育渗透的方法是我们一直追寻的方向,真正地贯彻这样的教学思想,能够使学生深入地进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发展,从而绽放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朱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成功(教育版),2013,8(1):122-126

[2]程艳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22(3):89-93.

[3]潘建利.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中外交流,2016(11):236-2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