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8-05李燕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策略

李燕

摘 要:我国的《义务教育法》确定了小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小学的美术课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孩子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技术,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以兴趣带动知识的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策略

目前我国小学的素质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堂教育中教师还是在课堂上生搬书本,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小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就是指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通过发挥其思维能力,从而产生一种新颖、独特、有效的新方法和新能力,这对于小学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采取策略培养出一批能够独立思考,使孩子们成为具有创新技术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成了小学教育工作者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

1.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用新的方法和形式改變现在的环境和事物的能力。小学生在身体成长的同时,身心也在发展,其认知事物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正是因为学生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才能真正理解创新的活动,发现事物,分析事物,解决事物。

2.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跨越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能力,而每一次的发展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学生学习实践操作的能力,摆脱以往灌输式为主的僵化保守的思想,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现状

1.教学模式保守僵化

目前我国小学美术课堂的教育模式保守,还是采用那种传统式的课堂灌输知识为主,强调学习书本的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僵化保守的教学模式损害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去接受知识,而不是主观地去学习知识,从而阻碍了学生的素质教育。

2.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大多依靠老师的示范,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这种单一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都以完成书本知识为任务,学的内容都一样,美术知识公式化、成人化,严重扼杀了小学生的想象力,缺乏个性多样化的美术作品,长期以来学生的灵感渐渐被衰退,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

3.学校忽视全面教学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的目标,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但我国的小学现状是学校和教师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的课程学习,而忽视了美术、体育等其他的课程,这种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全面素质教育导致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裹足不前,因此要摆脱这种只重视主要学科而忽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

三、培养小学美术课堂教育创新能力的策略

1.教师要改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目前的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一味地采取灌输的方式,保证每节课不出问题,完成书本知识,其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初步认知阶段,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遇到问题时喜欢问很多“为什么”,因此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鼓励、启发他们去大胆地提出疑问,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培养出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牢牢地掌握好所学的知识。

例如,教学人教版美术第七册《会变的颜色》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个实验,用三原色调色,产生各种三间色,学生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问为什么,这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将学生分成几组讨论,然后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诱导、启发,最后将这个知识点告诉学生,在这种启发的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效果良好。

(2)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美术课教学中不要急于灌输课本知识,要分析每节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有几种情况能够解决问题,使学生开动思维,大胆想象,发挥潜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美术第七册《错位的图片》,教师在拿出各种错位的图片之后,先不要给学生直接讲解错位的照片,而是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回答,教师可以提问:“怎样做才能得到这样错位的图片?”这样学生就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而激发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单纯让学生学书本知识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提出一个知识以后,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加以验证,老师在旁边予以点评,对优秀学生给予鼓励,学生才会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为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只要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可以尝试。

如,教学人教版美术第八册《降落伞》时,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的形式,将降落伞的各种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然后启发学生讨论降落伞的原理,并让学生踊跃发言,想出改进的方法,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到降落伞的实物,在室外引导孩子们动手操作,这样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宽松灵活的方式下掌握美术知识,对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鼓励学生创新,运用激励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热情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鼓励创新的方式,运用语言动作等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会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完成后,将作业让学生展示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老师再做出小结,总结优点和不足,通过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竞争热情、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也让学生对其他人的作品有所了解,相互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举一反三,形成良性竞争的良好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4.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教师的能力

教师处于教学的第一线,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小学美术教师同样要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学生,要敬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关心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状况,针对性地主动解决学生的问题和不足,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总之,创新是国家前进的动力,是民族复兴的灵魂,培养小学美术课堂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圆满实现国家义务教育所规定目标的有力保障,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过去陈旧的观念,转变方法,采取各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智慧,创设良好的、有效的教学氛围和环境,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建立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提高小学美术课堂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良好的世界观、认知观,从而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汪英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论点精粹,2005(6).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