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任务设计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017-08-05马玉新
马玉新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能力。因此,提高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应成为教师的主要目标。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受到我国外语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因此任务型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而任务设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灵魂,任务设计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课堂上英语教学的效果,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任务设计提高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很有必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任务设计;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它也是最好的老师。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目前,任务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并被广泛关注。2001年5月,由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评价、教育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任务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的方法,以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主张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是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任务设计的原则
设计任务应遵循下列几个原则:
1.真实性原则:所设计的任务要有语境和情景,且它们都是真实的。
2.目的性原则:教师要掌握新课程标准对所教学段或年级的要求,所设计的任务目的明确。
3.语言准确性与流畅性原则:教师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能力。
4.层次性原则:学生的水平不同,因此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到层次和梯度,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各种需求,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
5.活动多样性原则:为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应给予他们自主选择内容及学习方式的机会,自己决定学习的最有利时机。
6.交际性原则:为了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交际意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应使用交际性语言来展示他们所学的技能和知识。
二、任务设计类型
任务设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因素,所以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和对英语的兴趣程度。那么应设计哪些类型的任务来提高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呢?
1.表演性任务设计。小学英语教材注重趣味性,学习结束后应进行趣味对话和表演,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说英语的成就感。
2.猜测性任务设计。在设计猜测性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目的的针对性,猜谜游戏的目的不只是烘托课堂气氛。猜测性任务能较快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3.竞赛性任务设计。英语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同时,由于学生喜欢这样的活动,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4.问题型任务设计。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方向性,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学生生活中经历的,这样他们在探究回答的时候就有了方向和思路。
5.调查性任务设计。让学生用英语调查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发散他们的思维。
6.交际性任务设计。在小学阶段,模拟交际和假设情境是经常被用到的方法,如在街上问路、去商场购物等。学生先掌握对话句型,然后再运用所学内容练习对话。这一般是在假设情境中,如果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那么效果会更好,因此运用英语交际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应带着任务来学习英语,主动体验、参与、交往,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和目的性,能够真正地将英语和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开口说英语,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毕玉敏.试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学研究,1998(7).
[3]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技出版社,1984.
[5]禹明.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杨祥芬.实施愉快教育,培养学习兴趣[J].中国冶金教育,2005.
[7]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廖晓青.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