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从有效提问开始
2017-08-05刘忠芝
刘忠芝
摘 要:如今教育事业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影响,课堂属于教师,更属于学生。教师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有效的方法更能尽快地让学生来接受知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和主动回答问题至关重要,不仅能尽快消化教师讲的课,更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友谊,使学生对教师敢问敢答。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在教学中生成问题
在教学生涯中,没有一个教师敢说我没有出现过问题,大大小小都会有。但问题都不会太大,对学生的教育不会产生影响。每一位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法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这位同学语文学得很好,但数学却不如另一位。相反这位数学学得好却没有那位同学语文能力强,所以说教师的授课方式要适当地适应学生,学生也要尽快地熟悉教师的授课方法。我们来对小学生的数学进行分析,数学中的公式千变万化,教师在讲课时学生有可能理解不透。在课下一定要主动联系教师,对此问题进行再一次的讲解。当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问的问题一一解答,不要敷衍学生,应付了事,更不要对学生进行批评。当时你要批评了这位同学,那么其他的同学了解到有人问教师问题反而被批评,肯定就没人敢再去找教师讨论了,那么这样持久下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所以说教师的任务很重要。学生自身的习惯也非常重要,不光在课堂上注意听讲,也要主动回答问题,对不懂的一定要抓紧问老师,把问题了解透,不然会越落越远,最后导致无法紧跟教师的脚步,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当学生遇到一道理解不透的应用题,例如:一个人养了四只狗,其中有两个狗妈妈,每年可以生一窝小狗,每窝平均三只小狗,在今后的两年里,这个人一共能养多少只小狗?对于这样复杂的应用题来说,学生有可能反应不过来,但教师一定要把问题捉摸清楚之后,再用自己的方法来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其中的道理和运用的公式,使学生在遇到更大的困难时能够独立完成。那么教师授课的必要性就展现出来了。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个公式多数字多的课程,学生有时理解不透是很正常的。我们也曾当过学生,都知道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理解范围,要对小学生有信心,谁都不是生来就是天才,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渐渐对知识有了认识,从而来充实自己。
二、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老师很看重学生的分数,分数一定要高。教师没有意识到,分数虽然重要,但学生也有很多办法来获取,其中能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就是在课堂上。当教师讲完一道数学题或一个公式后,要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同时注意学生哪里掌握得不好,之后再从哪里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当你的提问学生回答得没有那么完美时,一定不要批评,当你要批评了该同學会对他造成尊严上的伤害,不利于以后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学生要回答得比较好的话,教师要适当地提出表扬,切记不要过头,免得这位学生骄傲,更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小学生都喜欢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以上这两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回答问题、主动向教师提问题的好习惯。
三、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教学的难点不在于怎样管理学生,在于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怎样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之后能灵活地运用,主要从这方面进行研究。现在大部分教师都有相同的特点,主要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步到位的解答。这样不仅不会对学生有多大好处,更会让学生有依赖性,有问题就问老师,自己从不动脑进行思考。所以成绩提升得没有那么快,教师要做到学生提的问题你进行解答的同时,要为学生留一点思考空间,在你解答过之后,学生自己能够整理出此问题的有效解答方式,这样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使自己今后解答任何问题,都有相对有效的办法,更能提高学生的思考空间。
四、教师的提问应该具有层次性
在教学领域中,教师帮助学生来思考问题是很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帮助了学生更丰富了自己。其中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不光要单一地来提问题,主要是对解答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方法,可以运用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有的学生以为一种解决办法就足够了,但是学会用不同的解答方法,更能使学生熟练理解知识。现在的小学试卷上很多都要求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解答这道题。这就是教师在出题时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测试的一种手段,把学生的思考能力放开,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中,数学的公式和解答方法有很多种。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公式和解答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数学中的各种难题。当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解答出来后,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有助于日后对数学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