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解析
2017-08-05陈彩菊
陈彩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开展,已经得到了学校和家长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景课堂;创设方法;建议;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有利于确保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思维仍处于起步发展时期,由于活泼好动的性格共性,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小学数学情境课堂的创设,可以使学生顺利进入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吸引力和注意力,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情境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不断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下,师生可以在不断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师以往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如果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会引起学生逆反抵抗的消极情绪。通过相关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学生缺乏对数学课程的浓厚兴趣。然而,情境课堂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兴趣来创设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分析
(一)通过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小学生经常活泼好动,而且对游戏的喜爱程度比较高。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利用游戏情境满足小学生的游戏天性,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天性。例如:在“找规律”中,可以找出一些绳子将红色和紫色的花朵相互交联在一起,并将其放置在纸箱中,让学生玩猜猜看的游戲。教师要随机抽取纸箱中的花朵,学生只负责猜。通过这种游戏,让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两者相互交替的规律。这样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取向,让能够自发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来,而且也会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好课程知识,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二)创设实践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以致用是教学的实质性目标,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对教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由此可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专属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都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例如:在“三角形稳定性”这一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修理板凳桌椅,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迅速地掌握住“三角形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辅助作用非常奏效。
通过创设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领会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并且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是息息相关的,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融入情境教学中。
(三)创设类比性的实际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时常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很难独立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性的数学概念,需要进行深层的剖析。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将这些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可以找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重点二者要有关联性。通过类比性教学情境法,可以便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抽象性的数学概念。
此外,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找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特别是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可以通过奥特曼、哆啦A梦、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卡通人物形象,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难度也会相应地降低,益于教学效果的良好发挥。
(四)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喜欢听故事,对故事中的世界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憧憬。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性的教学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讲解到数学0加减法的教学知识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天,有只小猫到公园玩耍,小猫主人正在公园里钓鱼,小猫看见远处飞来的蝴蝶欢快地蹦跳着,开始去捉蝴蝶,但是跑了很远的路也没有捉到,于是垂头丧气地独自回到公园里,看到主人都钓到了鱼,而自己却一无所获。通过这一故事情境,可以让学生由数字来表示主人们钓到鱼的尾数,对于没有捉到蝴蝶的小猫,需要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会更加利于学生对于数学0加减法相关知识的掌握。
(五)创设悬念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悬念式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先提前设计一些问题进行提问,提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和新鲜感。然后教师再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讨与分析,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设悬念式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2.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缩小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感,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小数性质”这一预习课中,教师可组织安排学生到超市了解不同商品的标签价格,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商品价格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呢?”和“将标签中的小数0去掉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等问题,学生可以迅速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势在必行,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从而发挥出情境教学创设法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锦治.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6.
[2]李楠.小学教育教学情境课堂的探究和创设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