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8-05黄玮
黄玮
摘 要: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现代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改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又比较抽象的学科。单凭教师的语言表述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所以必须要运用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智力开发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有效地学好数学。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但是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充分展示和挖掘了数学本身的内在美,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使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从而树立了对学习数学的自信。
2.突出难点和重点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大多数知识点很难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充分理解。信息化手段的利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更加生动和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锻炼了学生面对抽象事物的思维理解能力,有效解決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3.训练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在不断学习积累过程中渐渐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在现代数学中的运用,使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更加充分和清晰,完善了小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也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归纳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4.创设情境,应用拓展
小学数学的应用性十分广泛,学生学完相关知识后,往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情境加以辅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就能更好地创设情境,把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放到创设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改变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反复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多了,这也就更加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探究结果,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困难,老师所讲解的抽象知识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课件生动展示给学生,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实践应用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以“圆的认识”为案例,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画面1: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着各种车辆,有手推车、汽车、自行车等等,车轮的形状都是圆的,大家欢快地乘着自己的车忙着赶路。
画面2:接着画面出现一个头上戴着问号的小朋友,他在想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要是可以换成其他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呢?
画面3:刚刚马路上的车子全部换了不同形状的轮子,三角形、四方形、六边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车子开始出现颠簸不稳的状态,甚至有人摔了跤……接着教师开始阐述原理。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象,使问题更容易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2.人机交流,个性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功能不仅只有信息的展示,还具有强大的交流功能。以“求阴影部分面积”一题为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在计算机上对图形进行平移、补割等操作,同时计算机也能智能分析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信息化手段节约了时间,在较短的时间提供给学生大量练习题,实现了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功能。
3.重视操作
要真正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让学生用矩形和圆形设计一个面积为10平方米的小花园,学生在运用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屏幕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很多精美的图案油然而生,学生激情满满地投入到创作中,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对图形的记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加了他们的体验程度,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4.变抽象为具象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直观的图像,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数学学科影响深远,它能很好辅助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有效的数学课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能在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富园.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
[2]焦凤梅.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