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科六步法备课思路

2017-08-05曲杰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任务主体目标

曲杰

摘 要:要想上好课,备课是前提,怎样才能备好课?备课应以课改理念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标准为目标,以教材为载体的独立思考加集体研究。

关键词:任务;目标;主体

教学设计应以课改理念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标准为目标,以教材为载体的独立思考加集体研究。那么,教学设计时应该按照怎样的思路进行呢?对此做了专题研究。

教学设计思路:

一、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

二、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练习内容。

三、找准练习形式,确定教学方法。

四、设计课堂情境,细化教学语言。

五、整體思考全课,完成教学设计。

六、反复斟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是指要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小学阶段教材中的位置;了解学生已有的技能基础和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照课程标准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

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练习内容。主要任务明确后,就要确定三维目标,目标制定要具体,可操作性强。之后,根据具体的目标再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内容就是指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的载体。我认为这个载体要以体育教材给予的为主,自编的为辅。因为书上呈现的内容是教材编委会几经研究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原样搬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即用好教材。

找准练习形式,确定教学方法。每个练习内容要选择怎样的练习形式呈现出来。我们要注意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也就是说呈现的方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兴趣;一定要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研究、练习过程中体验动作、提高身体素质。

设计课堂情境,细化教学语言。练习形式确定后就要设计每部分的情境,也就是要确定教师教学语言,把整课的练习内容完整串起来。课堂语言包括过渡语言、讲解语言、交流语言等。

整体思考全课,完成教学设计。在连接各环节形成完整教学设计时必须用过渡语言,即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使教案具有完整性。

反复斟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我们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同样道理,好的教学设计也是经过反复斟酌修改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完成教学设计后,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经过几次的琢磨、修改,使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同时,在不断修改中熟记教案。

下面就《跳跃》一课说说我组是如何按照这6步做好教学设计的。

拿到教材,首先想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一内容所处的教材位置、学生的运动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什么?仔细阅读教材,看了课程标准,发现《跳跃》这个教材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动物跳等内容,那么再一次涉及跳跃这个内容学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掌握动作上会比较容易,因此,本课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单双脚跳的方法,根据教学任务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并掌握单、双脚跳的起跳和落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及跳跃能力。同时,发扬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以及适应团队协作的能力。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根据目标选择练习内容为单脚跳跃、双脚跳跃和单双脚交替跳跃。这些内容通过模仿小动物跳、跳跃铁环、跳跃障碍的练习形式呈现。

选好内容,确定了练习形式后,本节课的基本框架就已经呈现出来了。接下来就要思考设计怎样的课堂情境来完成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了用故事情境来贯穿本节课。在情境中采用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动作,形成技能。同时,又根据跳跃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了小动物兔子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设计了模仿小动物、小兔去春游、发生了意外、遇到了小河、帮助小乌龟和庆祝活动这6个情境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一个场景是模仿小动物。通过让学生模仿自然界中会跳的动物,引出本课的故事主人公小兔子。

第二个场景是小兔子要去春游。引出第一个练习内容双脚跳跃,又通过“怕被大灰狼发现”这个原因,让学生在跳的过程中注意落地要轻。进而解决了教学重点,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的问题。

第三个场景是发生了意外。通过小兔子不小心把脚扭了,引出本节课的第二个练习内容单脚跳跃。

第四个场景是遇到了小河。通过小河上面的石板,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单脚跳跃,同时布置了接下来游戏环节的场地。

第五个场景是帮助小乌龟。通过小兔子要帮助小乌龟找食物吃来进行游戏,方式是利用小石板过河,找到食物将食物投入小乌龟的活动范围内。这个游戏主要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即连续进行跳跃时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同时,也让学生进行了上肢的练习,达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六个场景是小兔子在学校里为同学们讲自己春游的经历,非常高兴,载歌载舞,引出本课的最后环节放松舞。

确定了这些思路之后,为了使故事更能吸引学生,增加了一些类似于“天哪、哎呀”等语言,让故事更加完整。这样整个教学设计就完成了,但是在上课之前我还会反复斟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任务主体目标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