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组织策略
2017-08-05沈玉梅
沈玉梅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实践素质的关键阶段,因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出发来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而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以数学问题带动数学思维、以解题过程巩固数学思维模式、以数学实践优化数学思维过程,这将是解决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教学形式,也是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掌握小学数学知识重点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逻辑性强、思维要求高、实践属性强的学科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形式。通过立足于小学数学知识点以及数学思维逻辑的数学问题的引入、分析、抽象、建模、解决,进而促进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知识要点以及重点数学思维方式的掌握与拓展,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与数学教学之间形成默契以及联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方法、形成更强的数学思辨能力、构建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强化对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备课工作,提升问题教学法的指导性与辅导性
1.設计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中的数学问题,促使数学问题更加切合小学数学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时,首先应该加强对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分析与整理,尤其是应该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点的重点与难点来设计小学数学问题情境,使数学问题更能体现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进而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中掌握数学关键知识点以及重点思维逻辑,使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与辅导性,从而提升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2.强化教师的数学课堂把控能力,保障学生可以更好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中
为了保证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能够更加有效的组织与实施,教师还应该强化自身的数学课堂把控能力。一方面应该提升教师的数学课堂设计能力,其中包括问题情境创设能力以及数学活动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强化自身对课堂过程的管理与引导能力,保障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与教育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与良好的互动,进而提高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的教学质量。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划分小学数学学习小组,实现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研讨教学
学生的基本学情是影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诉求与学习实际,并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来合理划分小学数学学习小组。一方面保障小组内部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实现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二、优化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增强学生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学习效率与课堂融入度
1.善用多媒体以及生活情境来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问题导向教学时,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以及生活情境来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分析数学问题,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方式以及抽象建模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追击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追击问题的情境设计为现实生活中的坐公车与骑自行车下班,并通过视频与图片的形式来进行展示,保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逻辑,进而帮助学生抽象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2.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思维过程,重点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与知识模式对应能力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阅读、理解、分析、抽象、建模、解答的全过程有一个准确细致的理解与掌握,保障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数学知识脉络体系来完成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解答与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3.实现学生在问题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与主观性,促使学生融入问题教学情境中
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直接影响了问题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将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来进行与拓展,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情境中,使得数学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索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进行学生之间的竞争性与互动性教育与讲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荣誉感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热情强烈,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时,还应该组织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性与互动性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在紧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问题教学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就感以及荣誉感。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是解决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以及数学实践拓展的主要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创设更多形象化的数学教学情境、组织更加丰富的数学教学活动、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数学辅导内容,保障学生更好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情
境中,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秀根.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09(15):90.
[2]刘志强.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6(8):101-102.
[3]杨英.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