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情趣导入
2017-08-05其乐门
其乐门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随着新课程实践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地引入新课程备受关注。由于课堂规划的错位,新课程的引入在课堂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或者出现导而不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进行。结合情趣导入法,使得课堂有韵味,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提供坚实的阵地,促进数学课程的有序而生动。师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真情互动,进一步解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趣导入;教学方法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课程设计中精彩的导入不仅可以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是课程的点睛之笔,使学生自发地去接受新知识。
一、有效导入法的定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法”是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探索,也要注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当有障碍,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有效导入法的作用
1.激发兴趣
新课的有效导入,不仅可以说明本课的内容和要点,而且能使孩子有一种渴望探索知识的愿望,使孩子用一种急切的心情等待新课的到来。
2.集中注意,发展思维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引入新课的一些精心设计,找出与旧课环节的链接点,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创设情境,可以迅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联结知识,促进迁移
系统性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数学知识传递的基础。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新课所需要的旧知识,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4.沟通情感,强化识记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授课中那些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或者小游戏正适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放松他们的心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快乐地游戏、学习。
三、情趣导入教学法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不仅仅指人们感情方面,还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大脑可以用一张白纸来形容,你画什么样的图案,它就呈现什么样的色彩。所以,爱的灌输对他们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老师要用爱心滋养学生,使学生爱上自己,以便于在课堂的展开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爱上课堂,让他们意识到,课堂也是他们的游戏天地。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如何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个老师的责任。数学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无尽的数字和独特的逻辑系统,这对于思维不健全的小学生来说很枯燥,对其学习的兴趣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趣解题的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让他们感到数学课也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可以采用儿歌的形式教学生基本的数字和公式,让他们觉得学得轻松。另外,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全面,具有崇拜现象,而教师就是他们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师要给他们“崇高”的感觉,使他们在开始的学习中就有种“仰望”态度。除此之外,对他们的认可影响到他们学习的情感,适时地表扬和奖励,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情感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步,只要有了真实的情感,学生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深入下去,才能为以后接受更多的知识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而言之,数学课就是算术课,这是传统的说法,但这种说法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情趣解题的应用,使得数学课变了“味”。例如,开火车的解题法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主要方法,在多步算数中,让学生轮流按步完成,不仅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也锻炼他们的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情趣教学,只有以“情”切入,以生趣的课堂为阵地,以师生合作为基础,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和目标,才能让“枯燥”的數学灵动起来,才能让“程序化”的数学活起来。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情趣教学导入的方法能使课堂更加高效,在运用中要严格把握住导入的时间,并控制住课堂的节奏,导入可以创新、可以新颖,但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给新课留有足够的时间,良好的导入是教师学识与智慧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1]单毛毛.论小学数学情趣导入[J].教育,2016(11):58.
[2]李翠英.先声夺人,趣味入境:浅谈小学数学导入教学[J].新课程(上),2015(10):117.
[3]方诗礼.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之趣味导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