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小学语文课堂组块教学断课艺术

2017-08-05喻霞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喻霞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会有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知识量比较大的课。这种课只在一个知识范围内进行一个模块的讲解是不行的,根据教纲要求,这样的课一般会安排为几个不同的模块来进行讲解。因此,在课堂中适时地“断课”就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断课太早,会导致内容不完整,断课太晚,又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完全吸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程衔接

所谓“断课”,是指一堂课几个组块之间,或者说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上一环节如何艺术地断,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这件事情看起来十分简单,对语文教学来说却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知道适时地断课、合理地安排课堂中每个组块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每个组块结束之后都可以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组块内容的学习中去,同时也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一、正确认识课堂组块教学中的断课

语文承载着许多的使命,上到传承文化,下到基础的识文断字。学生在语文课中要学到的东西很多,教师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跨度很大。因此,教师应认真、正确地认识断课这件事情。

1.断课在课堂中的作用

断课就是结束一个组块的知识,开启下一个组块的教学。在课堂中,这样的情景是常见的。

如学习《日月潭》这篇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三个组块开展学习活动: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三个组块之间虽互有联系却相对独立。当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后,后面组块的学习该如何衔接?字词解决之后又如何进入理解课文内容组块?巧妙断课,就可将学生从一个了解的状态带到了一个识记、理解和思考的状态。

例如,在了解“日月潭位于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等基本情况后,该如何进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才不显得突兀呢?很多教师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事情,恰恰就是这种对断课的轻视,造成了许多问题。

2.断课中常见的问题

许多教师对断课这件事情并不十分重视,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很多教师甚至在常年的教师生涯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组块之间如果不重视衔接,或者随便一句话带过,后面的内容不衔接前面的内容,学生就会在下面的学习中忘记了前面的内容,那么教学的内容和资源就白白浪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例如,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基本状况后,就开始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强调一些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日月潭的基本状况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就不再多讲。于是学生就忙于学习、记录这些行文的手法和技巧,忽略了前面所讲过的日月潭的基本情况了。

二、如何在课堂组块教学中进行断课

我們知道,断课在课堂组块教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那么,在组块教学中如何进行断课?笔者将结合课例就断课技巧进行介绍。

1.强调上一部分的内容

在断课技巧中,常用来强调已讲完内容的断课方法主要有两种:总结式和扩展式。下面还以《日月潭》教学为例。

总结式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对前面学过的内容做一番扼要的总结概括,提炼出要点,这样断课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强化要点。如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可以这样总结:同学们,我们知道日月潭是台湾省第一大天然湖泊,也知道了它的气候特点和常见植被,那么,带着这些知识,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呢?

扩展式即是在讲完一个板块内容后,要强调某一个知识点,所以将其拿出来再单独强调和补充。如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可以说:我们知道了日月潭的地理概况,下面,我为大家讲一个关于日月潭的传说。这样,就帮助学生强化了对日月潭的整体感知。

2.引出下一部分的内容

引出下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常使用提问式和引申式。

提问式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过程中来,用自己的思维来推动课堂环节的前进。

例如,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基本状况后,可以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日月潭的基本状况,那么,如果让你去描绘日月潭的美景,你会如何表达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景色的。

引申式就是由此及彼,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带到课程的下一个板块中去,让课程环节层层递进,有层次感。

例如,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基本状况后,可以说:同学们,日月潭的景色这么美,资源这么丰富,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这块美丽的地方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对日月潭的喜爱,以及他在日月潭的所见所闻。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堂状况的不同,以及不同组块之间的关系,选择不同的断课方式。无论怎样,断课在课堂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正确地设置断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流畅地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城任.课堂中的板块教学设计[J].课内研究,2015(8).

[2]刘天成.断课构建课堂教学的层次感[J].语文教学,2014(6).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