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
2017-08-05王艳斌
王艳斌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看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益的。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教师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是一个难题。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审视与研究教学,提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希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焕发出真正的生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不是封闭式的知识训练营,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转移,而是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接下来将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小学语文阅读让他们放飞思维,灵感得以激发。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动和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至于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比较僵化
上课前,很多老师都非常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教学计划之外遇到很多问题,无法按照教案来授课。这时老师就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所以会不管教室里的实际情况,只赶课堂上的进度计划,将教案在教室中一读就结束了。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并不是为了呼应书本上所说的,不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从整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脱离实际,自然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活跃度自然不够,教学效率自然会低。
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角色模糊,教学质量达不到标准
有一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试图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只是想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要给予学生,让学生自由学习,学习自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仿佛由“填鸭式”变成了“满堂学”,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教师从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中,变成任由小学生自由学习的教学课堂状态。这种现象表明,教师和小学生的作用仍然缺乏明确,有点模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小学生的角色是什么,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引导教师发挥作用呢?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进行自主阅读教学,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自主选择沟通方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会有多种阅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渴望与他人交流,分享他们的阅读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应尽量不只是单一的师生之间的沟通,要让学生决定沟通的对象和方式,让他们可以自由交流,也可以自由地与教师沟通,能运用有感情的朗读、绘画和各种方式沟通。
2.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审美教育。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既有优秀的、有质量的抒情散文,同时在小学生中也有很强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中如何引导学生和教学这些文章时,可以利用美术图片、音乐伴奏、影音等视觉形式来带动学生品味、感受文章中蕴含的美好意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文本阅读,而是一种生活体验、情感生活的閱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阅读课文,充分放手,让学生阅读,自我怀疑,解决自己的问题,遇到困难,让他们相互讨论,我再做适当点拨。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能力和知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轻松愉快地完成了。阅读既是一种积累,又是一种艺术。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规范的答案来约束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懂自己的感受。如果能正确地确定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科学合理地实施阅读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希望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司秀华.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c版,2015(3):59.
[2]熊碧平.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未来英才,2015(11):24.
[3]韩祥琴.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
[4]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