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应当在做中学

2017-08-05杨秀菊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杨秀菊

摘 要: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两者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做到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大致范围是6~12岁,这时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且也是很愿意去实践。尤其对于小学科学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完全用理论去理解知识点,难度较大,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小学科学的教学案例,探讨一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让这门课程在做中学。

一、教学融入生活,探究问题生活化

小学科学是一门让学生了解事物科学性的学科,如果单纯从理论出发,即直接告诉学生这件事物的科学性是什么,对学生来说可能只是暂时的接受,并不能完全理解。尤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还不成熟,更容易让他们在学习科学这门课中,产生一种孤立无助的感觉。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讲科学知识的时候,应注意与现实生活的情景相联系,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并且要把探究的问题设置的生活化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在科学这门课的教学中去实践,在做中学。

以小学科学(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与摩擦力》为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和掌握关于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在刚上课前,可以问学生:“平常走路会滑倒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说:“不会。”教师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在走路的过程中不容易滑到的?”这时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体重。”有的说:“是因为穿的鞋子质量很好。”然后教师再进一步问学生:“冬天的时候,你们走在冰上是不是很容易滑到?”学生回答说:“是的。”接着教师让学生去思考一下为什么冬天和平常穿一样的鞋子会滑到,这时学生很快回答出是因为冬天的时候地面光滑。教师说对的,同时再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曾经是否走到过刚拖过地的地方,是否在走的时候听见过呲呲的声音,并让学生自由结合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声音。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是因为鞋面和带有水渍的地板在相互摩擦才会产生那种声音的,教师说对的,就是因为摩擦。然后教师接着提问,那你们知道摩擦是什么,构成摩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吗?这时有的学生回答,有的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默默地摇了摇头。教师紧接着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说想知道。教师开始讲授《运动和摩擦力》这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在讲完后教师询问学生想自己实验一下摩擦力到底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纷纷回答说想,然后教师让学生做相关的实验。

二、符合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在做中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在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否则如果过高或过低估计学生的能力,会使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不利于发挥小学科学这门课的作用,即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以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例,这节课是在学生对前面关于食物营养的掌握的基础上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食品,重视食品的相关问题。教师在开展这一节课前,先让学生搜集关于食品包装上的相关信息,并让学生凭借自己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对这些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一个分类。上课时,教师询问学生,你们可以说一下你们搜集的关于食品包装的资料吗?这时学生会踊跃回答问题,因为这是根据他们自己对食品包装上的信息理解而总结的。教师这时提问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回答说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大致有配料、保质期、生产地址等。这时可能有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教师也要听取这些学生的不同回答,回答完后对学生进行表扬,用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以标准化去限制学生,而是让学生凭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去总结,搜集资料,这是符合学生自身能力的做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小学科学这门课的教学中,以实现小学科学在做中学的目标。

三、小组探究,增进师生沟通

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并不能很好进行沟通,一是因为现在存在一个普遍的教育现象,即在小学中,教师少,学生多,一节课的时间教师并没有很多的精力去与学生沟通;二是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创新教学方法,还是沿用传统的教法。小组探究合作这种教学方法,一来可以培养小学生合作质疑的能力,二来可以让教师与更多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以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为例,《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这一节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利用热传递的相关原理去设计一个保温杯。教师在上节课下课时,把全班分为四人小组,具体分法是前后两排四人为一小组,并让小组成员商量谁带什么(所需物品有陶瓷杯、金属杯、塑料杯、毛巾和温度计等),在这节课刚上课前,教师要先询问学生东西是否都准备齐全,学生说都准备好了,然后教师开始本课的教学,先给学生说明这节课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哪种材质的杯子更容易使热水保持温度,然后再想一下如果让你们做一个保温杯,你们会选用哪种材料去做,为什么?然后教师给每组学生分一下热水,在学生以小组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次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与每个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沟通。小组讨论完后,教师要让小组成员推选一名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具体的点评。通过这樣的一个教学过程,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对这个问题学习的效率,从而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小学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为小学科学在做中学营造氛围,从而使这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卢苇.“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2]顾长明.小学科学“做中学”课堂结构的探讨与分析[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5):54-56.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