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乐课堂中的“互动”教学
2017-08-05沈娟
沈娟
农村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实践性、创新性、活跃性,能否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使师生共同在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中求知、创新,互动在音乐课上是我教学的一点感受。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在农村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引导学生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因此,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
例如,五年级上册歌曲《甜甜的秘密》一课,我在备课设计时,首先,让学生聆听歌曲并学会演唱歌曲,然后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指导学生大胆地创编动作,要求学生的动作要和歌词基本相符。这时,学生毫不犹豫地边唱边表演,自编起动作来。再如《爱的祝愿》一课,我在设计时让学生分两组面对面站好,第一步按音乐节拍走,要求与音乐吻合;第二步,在一个八拍处也就是每一个乐句结束的地方换方向,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第三步,拿出丝巾随每个乐句的起和止做动作;第四步,用纱巾做乐句接龙游戏,传给旁边的伙伴。让学生在“舞中听”“玩中学”等参与性强的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当我表扬、鼓励他们时,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脸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笑脸。通过教学中的设计,我预想达到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大胆地“动起来”,而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生动活泼地“动”起来
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灵活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多表扬、多鼓励、多启发、多诱导、多动手、多动脑,以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动”得主动、积极,让学生各自寻找自己的角色位置,边唱歌、边表演、边演奏,指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歌曲《四季童趣》一课时,我在教学设计中利用了教学课件,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去学习歌曲。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不看课本,有利于集中精力去学习,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这首歌,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如先让学生看,然后模仿,学生随着音乐学唱,最后,在学会的基础上,自己创编歌词,这样一步一步学习,从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启发求异、鼓励创新。这样的学习,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发展,而且音乐兴趣大大增加。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更加喜欢上音乐课,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形式。
农村音乐课堂要给学生一个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在学会歌曲的同时,还可利用各种打击乐器,让学生自己创作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学生的即兴表演个个都有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动”起来。
三、在合作交往中“动”起来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合作性较强的,必须要与他人紧密合作。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上,教师要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例如,六年级上册歌曲《七色光之歌》一课,在学会歌曲后,我安排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曲为歌曲伴奏,另一部分学生为歌曲即兴表演。要求全体学生要一边唱歌、一边表演、一边用打击乐曲为歌曲伴奏。这时,音乐开始了,学生各个都非常认真、细心地练习着,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他们是那样地自然、和谐、有效,课堂也就成了师生共享成功的乐园。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达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在教学中,一旦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反而成了教育的阻力。另外在教学设计中,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有好奇心、新鲜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音乐的广阔空间。
四、让学生大胆地与老师“互动”起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解放”学生的手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
在音乐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融入学生中去,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带动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例如,我执教的四年级上册欣赏《花儿与少年》,在教学设计中我非常注重“师生互动”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多次“师生互动”。在歌曲教学中师生采用对唱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歌曲表演教学中,我采用了先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演动作,再让学生教学生,最后师生共同表演;在指导学生了解傣族的乐器时,老师拉奏手风琴,学生拍手唱歌。学生不但感觉新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农村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有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需要有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教师要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美感和享受。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大胆地参与学习,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真正“互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吴跃跃.实用音乐教学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