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8-05杨中侠
杨中侠
摘 要:数学被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不仅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更能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数学教育更是思维逻辑培养的基础。课堂提问作为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手段备受教师所喜爱。但是,当前我国的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模式仍存有一些问题。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研究,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出发,为提高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提问技能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现状;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是后期数学学习的基础,课堂提问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课堂提问教学有很多的突出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及问题
1.提问次数多,但实际效率低
許多数学老师喜欢一问一答的教学,但许多问题都毫无意义。比如,在讲“数的加减”这一节时,有些老师就会一味地说“4+5=9,对吗?10-3=7,是不是……”就这种提问,学生完全不用思考,直接回答“对”或者“是”就行。在这种提问模式下,老师只注重于将问题的解答结果告诉学生,而忽略了对他们自主学习的引导。这种华而不实的提问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2.提问随心所欲,毫无目的,无针对性
许多数学老师虽然进行了课前备课,但是对于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并没有重视。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常常会随时提问。但这种提问方式毫无层次,或者不具有针对性。比如,在刚刚开始学习“分数”时,老师就直接提问如何将小数与分数进行互化。这种教学提问往往会因没有明确的知识点学习目标而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
3.只注重对少数人的提问,而忽略其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课堂上,许多老师在提问时常常不能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制定具有明确提高的问题。而是问一些只能由少数学生解答的较难问题。对于其他学生仅仅只是给出答案,解析过程也比较粗浅敷衍。这样往往会使一些学生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产生并不适合学习数学的心理,从而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能的措施
1.温故知新,打好课堂教学基础
每一堂课的课前复习提问是极为必要的。比如,在学习“数的互化时”,老师就可以先写出一些数值相等和数值不等的小数和分数,然后让学生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接着再提问学生有关百分数的知识点。等到复习完上节课的有关知识概念后,老师便可以引入数的互化这一概念,然后提问学生他们能够想到的有哪些数之间的互化关系。通过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同时又引入了本课的课堂教学内容。
2.层层深入,引导思维
数学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一步步引导完成目标的过程。所以老师在运用提问手段时也应该注重对知识层次的逐渐带入和深化。在学习应用题时以“修路”问题为例。“每天修800m,6天修完,那这条路总共有多长呢?”学生就可以直接回答出路的总长,然后再问:“这么长的路4天要修完,那现在一天修多长的路呢?”这样学生就会对问题有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这种层层剥茧,逐层深入的提问教学更能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3.多角度提问,培养学生多思维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但是并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分析讨论,提高思维动脑能力。比如,在学习“统计”时,老师可以给出不同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对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问题积极进行思考,在掌握课程学习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
三、数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1.把握重点,重视教学目标
进行课堂提问时,并不能采用那种老师自己解析了问题,再进行一问一答的毫无意义的提问方式。在进行提问时,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面积和体积”时,这一章的公式比较多,而且这是进行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基础,所以老师课堂提问的重点应该在学生对这些公式的记忆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运用。
2.因人制宜,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有明确的提问指导方案
比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实际问题”时,部分理解力较高的学生对问题考查的方向以及方程的解析都把握得比较好,这样老师提问时就直接可以针对解析结果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提问。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比较差,对此,老师提问时应该是层层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逐渐把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参考文献:
[1]曹欢.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6).
[2]林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4).
[3]何裙裙.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