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
2017-08-05董艳萍
董艳萍
摘 要:进入21以来,教育发展速度迅猛,“素质教育”和“人本教育”逐渐被关注,而这两方面的教育核心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小学的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助来进行。利用好学生的主动提问,改变传统的“教师提问”“点名回答”的课堂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且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探究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为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动提问;课堂教学;途径
新课程标准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做出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堂提问,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一个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自由提问的平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注重课堂评价,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够重视课堂评价,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不给予点评,或者说一些“很好”“你真棒”“你做对了”“你真聪明”等等,这种点评过于形式化,缺乏激励性,有的时候甚至会误导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习以为常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另外我们还要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对学生错误的结论加以指导,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在课堂中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语文《我们去听秋的声音》這节课的时候,学生在阅读完课文之后,我鼓励学生提问。学生A:“自然界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们还能想起来哪些?”学生B:“谁能用一句话讲讲课文中都讲了哪些秋的声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及时给予评价,好的提问就纳入到接下来的学习,这是对学生提出问题最好的鼓励,价值不高的提问要帮助学生改正,这是对学生的正确指导。
二、创新提问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问题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提问方式,创新设计一些有梯度、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得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采用这种提问方式,让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故意提出的错误问题加以纠正,老师:“学习《鸟的天堂》之后,对作者老舍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看法?”学生纠正:“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老舍是巴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提问,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消除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恐惧心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三、设计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还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参与性”“实践性”的课堂。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语文的教学环境将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不仅明确了问题的正确答案,还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了知识的由来和发展,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提问,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语文《童年的愿望》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创建一个可以自由学习的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讨论。老师:“同学说你们按照学习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有哪些问题是不懂的,然后做好记录,10分钟后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学生对于这种自由的学习空间和竞赛的学习氛围比较有兴趣,“鸟的天堂表达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鸟的天堂为什么说是天堂呢?”……学生开始积极地讨论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活跃度,提高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课堂主动提问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在教学中要将激发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并且实践,这是广大的教学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挥优势,积极地探索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王爽.探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方法[J].品牌,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