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肥胖学生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7-08-05严建林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课堂教学

严建林

摘 要:国家的繁荣富强使人民生活质量提升,食物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对于学生来说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疼爱,饮食无忧,在学校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学校有午餐,然而饮食的不科学增加了青少年学生肥胖的概率,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肥胖率上升,这一直是我国各界人士所关心的问题,学生的肥胖严重影响国民的体质,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对青少年学生的肥胖现状及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阐述肥胖对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研究肥胖学生课堂教学的策略以及注意事项,为了提高学生体质,还总结了课堂之外对肥胖学生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肥胖学生;课堂教学;分析研究

青少年时代是学生体质的提高阶段,肥胖是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学生家长在这个时期关注学生的肥胖问题,从各方面来引导,让学生的体重回归标准,然而这不仅仅是家子的责任,更是学校的责任,我国的中小学校应该对肥胖学生做针对性的课堂训练以及心理指导,统计少年时代肥胖者有80%的人进入成年后依然肥胖,文章中针对学生肥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希望能够为肥胖学生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理论基础。

一、学生肥胖的现状及原因

1.学生肥胖的现状

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全国中小学校每年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做监测,主要目的是让国家掌握学生成长发育的相关数据,便于制定相应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办法以及课堂教学的创新,本文以我镇小学生的健康监测状况为例,按照男: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女: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测定肥胖的标准进行了调查,通过监测结果发现,所监测的学校肥胖体质的学生在7%以上,并且每年都略有所增长。

2.学生肥胖的原因

学生肥胖的因素主要有饮食、遗传、心理、内分泌等几方面,在饮食上,主要是过量饮食、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肥胖青少年学生每餐摄入食物的量都大于体重正常的青少年,并且吃饭的速度过快,爱吃肉类。在遗传方面,父母亲中有一人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就高达30%,监測发现肥胖学生中遗传的占1/3。在心理上,主要表现在学生对食物的欲望。在内分泌因素方面,青少年肥胖人群普遍存在物质代谢异常的现象,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如糖代谢、脂肪代谢的异常。

二、肥胖对学生的影响

1.肺活量不足

肥胖的学生耗氧量增多,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同时增多,这样就会给肺功能带来负担,另外胸部的脂肪组织增加给肺部扩张带来了阻力,使肺活量不足,这就会在运动的时候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2.血液循环不畅

肥胖的学生,皮下脂肪组织过多,挤压血管,使血管变窄,血液流动减慢,血液循环不畅,严重的时候会出现高血压症状。

3.新陈代谢紊乱

肥胖学生的新陈代谢往往会失调,摄入能量过多,自身又无法全部吸收和转化,就会产生很多的代谢废物,在体内积攒,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身体器官功能减弱就会出现代谢失调的现象。

4.心脏功能不好

肥胖的青少年要维持其自身庞大身躯的血流循环,心脏就要提高效率,这样才能保证血液循环所需的能力。长时间的高效运转,使心脏负荷量过大甚至出现衰竭。

5.对心理的影响

首先,大多数的肥胖学生会因为自己的体型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严重的学生会出现孤独紧张的心理。其次,肥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往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造成交际能力差。再次,监测发现肥胖青少年的情商和智商低于正常的学生,但是学术界对于肥胖与智商情商的关系没有定论。通过上面的描述发现,青少年肥胖对身心健康都有巨大的影响。

三、体育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1.心理教学

分析了肥胖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本节主要阐述肥胖学的心理教学,心理教学要伴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外形、美观,运动上都有很高的期望,而肥胖会打击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时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认识肥胖问题,敢于承认,并采取控制体重的措施,通过心灵的沟通,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2.运动教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除了有正确的心理认识、饮食的合理控制外,还有很多减肥方法,尤其是学生时期,学校设计的体育教学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增加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体育课堂的训练可以加大运动量,燃烧脂肪,进而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体育课堂上的运动教学有很多优点,例如,运动过程中增加心跳速度,强壮心肌,改善学生的心脏功能。运动可以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增加胸廓活动范围及肺活量,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肺通气及换气机能,加快空气流通,有助于身体燃烧热量;课堂运动可以增加五脏六腑的血液循环,使各个器官发挥自己的机能,加速脂肪的燃烧分解,促进新陈代谢;运动还能提升学生的精气神,增加学生控制体重的自信心。

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差异性教学,针对肥胖的学生选择增加学生兴趣,这样使他们能够长期坚持,并且做有效运动,例如慢跑、快走、跳绳、打球等。特别是身体柔韧性的练习,身体各个关节的伸展:肩、胸、上背、单侧肩后部、大腿部小腿部。每个部位保持15~30秒,左右交换做,每次二十分钟左右,这些运动都是让学生消耗脂肪。教师做好引导,在课堂锻炼中监督学生,保证学生运动次数和时间,做好监测,让学生发现运动后身体的变化,给学生带来希望。

课堂上运动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用轻柔的体操活动身体各个关节,第一次运动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主要的原则就是保证肥胖学生没有疲劳感为最佳锻炼,循序渐进增加运动时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运动量不能增加学生的食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儿童肥胖问题。

四、体育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体育课堂教学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要有改善肥胖学生身体状况的责任意识,正确对待肥胖学生,保证他们在心理和身体上健康地成长。有以下几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

首先,教师在设置课堂内容时要考虑到肥胖学生,因材施教,设计的运动要适应肥胖学生,例如减少肥胖学生运动时间、运动次数,针对他们的体质做针对性的训练。

其次,为肥胖学生设计他们擅长的项目和体育游戏,例如,大部分肥胖学生的身体能量充足,因此可以开设一些体能爆发项目,例如拔河、橄榄球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爱上运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體重。

最后,根据肥胖学生的各个身体指标特征,建立身体变化监测系统,体育课堂上教师定期对肥胖学生的身体状况测量,根据测量的数据,分析指标变化情况,对于测量结果超出变化范围的指标要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便于在以后的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五、课堂之外对肥胖学生的干预策略

课堂上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肥胖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课堂之外不坚持,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还是一如既往,那么课堂教学就起不到控制体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还要探索课堂之外的干预措施,最终目的是使肥胖学生的体重回归正常标准,主要的课外干预措施有以下几种;

(1)学校建立心理辅导调节部门,主要工作是疏导肥胖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的心理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正确面对肥胖,树立信心积极参加运动。

(2)建立学生体质监测部门,对肥胖学生的身体情况做周期性监测,尤其是脂肪厚度的监测,以及每次运动完脂肪消耗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清楚地了解控制体重的主要手段并积极坚持。

(3)有学校食堂的学校,学生就餐时,设置肥胖学生营养窗口,根据上述监测结果,设计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用餐习惯,从每个细节把握整体减肥目标。

综上所述,肥胖是我国中小学生面临的身体素质问题,文章中分析了肥胖的主要原因以及对于肥胖学生的影响,并总结出相应的策略,在教学课堂中针对肥胖学生差异性教学,课堂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让肥胖学生燃烧脂肪促进能量流失,课堂运动重在坚持,尤其是对小学的肥胖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没有耐力,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引导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在这个生活水平逐渐上升的时代,关于肥胖学生的教学课堂研究任重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洪.运动减肥营养支持与建议[J].新课程学习(中),2011(3).

[2]鲁琦,吴本连.浅析有氧运动与减肥的关系[J].安徽体育科技,2005(4).

注:本文是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肥胖小学生运动干预的实践性研究》编号:ZC201655”之研究成果。

?誗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课堂教学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