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与运动康复治疗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2017-08-05吴雪良
吴雪良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波与运动康复治疗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超声波与运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超声心电图结果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A峰、Em超声心电图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与运动康复治疗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超声波;运动康复;临床价值
冠心病是指机体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血管阻塞或者狭窄,引发缺氧、心肌缺血等症状。随着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的发病几率进一步提升,为科学控制患者病情,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措施,但治疗周期较长,很多患者无法坚持,预后性较差,因此,本文重点探究超声波与运动康复治疗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冠心病的90例患者,患者心功能分级:34例Ⅱ级、35例Ⅲ级、21例Ⅳ级,按照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53-73岁,平均年龄(62.44±7.4)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1.75±5.6)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可将其进行比对(P>0.05)。
1.2治疗方式
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疖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超声波与运动康复治疗:借助超声仪,将其工作频率调至0.8MHz,占空比控制在100.0%,平均声强为1.4W/cm2,患者采取仰卧位,充分将患者前胸部暴露,开始超声波治疗,共划分两个区域,一是自第三肋骨下缘位置往胸骨右缘方向至左方锁骨的中线;二是第三肋骨下缘位置到心尖部位,每20分钟一次,一天一次,连续治疗两周。再加入运动康复治疗方式以心脏功能科为场所,让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测心电图,将运动强度的最大心率控制在70%-80%,并把最大心率作为靶心率,每天运动20分钟,可使用的运动方式有:功率自行车、划船、活动平板等,每周5次,连续运动2周。
1.3评定标准
根据我院相关标准,冠心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为显效;患者心功能改善,心绞痛发作几率明显降低为有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无变化,心功能无显著改善为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一f(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100.0%。
检查患者超声心动图:使用GE Vivid7设备,将探头频率控制在2.5MHz左右,采取平卧位,取患者左心室的短袖、长袖、心尖四腔切面,检测患者LVRT、A峰,借助TVI技术检测患者Em。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借助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中所含的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并进行X2值的检验,所含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利用P值判定数据的差异,P小于0.05时,说明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无。
2结果
2.1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
治療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A峰、Em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VRT和LVEF检查结果差异不大(P>0.05),但就治疗前有较大改善,具体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7.78%,比对照组高22.23%,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冠心病是威胁当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为科学控制冠心病,不仅需要加入合理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入适当的运动、超声波等治疗方式。本研究通过分析超声波与运动康复治疗应用在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5%,运动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心功能,避免危险因素的出现,超声波可有效扩张患者血管,加快患者血流速度,进而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