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指导下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译
2017-08-04刘虹洁
刘虹洁
摘要: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翻译则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作者选取我国八大传统节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英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着这一原则,笔者提出了一下五种翻译方法:音译、音译+解释性说明、直译+解释性说明、意译+解释性说明以及采用现有译法,为大家呈现一场原汁原味的“中式节日文化盛宴”,以满足当今文化交流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交流;文化内涵
一、文化翻译观的概念
一般来讲,语言和文学翻译可以看作是关于翻译的内部研究,而文化翻译则可被当作翻译的外部研究。文化翻译观是一种规则,它同时研究了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内部和外部规律。文化翻译观打破了文学翻译观中的民族界限并提供了更高和更广阔的空间让人们去开展翻译研究。
二、中国传统节日在英译中的问题和困难
(一)处理源语言时遇到的困难
根據作者收集到的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译资料,在处理源语言时,有如下问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文本中:不好的源语言选择可能会使介绍要不是太宽泛就是不相关,这仅仅源于事实,有差劲的结构或者根本没重点。每个节日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它形成并发展的过程受中华文化、人们的活动和信仰的影响,所以相关的神话和名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不同节日有其精神内涵
节日的精神内涵是指反映在神话传说和名人中与其相关的传统价值观。有一些学者认为,节日承载了太多的种族色彩,这使得节日太过严肃以至于不能起到放松和有趣的效果。但是作者认为,每一个节日都是受到中国文化、人们的信仰和活动的影响进而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所以节日的精神内涵在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中国传统节日英译的方法
(一)音译
音译主要是指将一个词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与其对应的字母。这种方法主要保留了源语言的发音和含义的主要功能。在翻译一些节日的名称时,音译常被使用。例如,Yuan Xiao节,Qing Ming节和Zhong Yuan节都是从中文特点音译来的名称。作者相信,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这些译词可以被英语国家的人民所读懂并且成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二)音译+解释性说明
音译已在上文中提及,而解释性说明即在音译后加入注解,标明节日的缘由。例如,在给上帝或者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时,像是:Zaowangye(灶王爷,Kitchen God),(嫦娥,goddess in the moon)。一些文化提到节日名称的故事可以被加入来帮助目标语读者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而且这样的介绍可以制造更多的乐趣。又例如:翻译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食物,“饺子”可以翻译成Jiaozi(Chinese dumpling,indicating new replacing old and changing of year).
(三)直译+解释性说明
直译是指最大可能地保留意思的文化信息,不改变源语的语言形式,所以通过提供直译,不仅可以提高文化意义的信息度,而且还提高了翻译的文化效果。例如,在翻译Qi Xi和Chong Yang时,作者建议使用直译+解释性说明讲它们翻译成Double-Seven Day(Chinese Lover's Day with the story of head-boy and weaving-girl); Double-Ninth Day(a festival to show respect for the old).
(四)意译+解释性说明
意译是一种翻译的类型,在这种翻译中,更加注重生成自然的源语言读本,而不是拘泥于源语言的形式。例如,纸钱翻译成ghost money,the paper made to resemble cash or bank notes and burnt as an offering to the dead.
(五)采用现有译法
因为有些节日的翻译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所以没必要再改变。即使用现有译法就好。例如,春节被译为"Spring Festival",这符合中国特色,但它也可以翻译成“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在这里作者建议使用第一种因为它比第二种运用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认可。在例如端午节译为"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也是采用现有译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中国传统节日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为更好地翻译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了文学贡献,促进了文化的国际交流,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 Nida,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ill.1964.
[2] Wang Wenbin[王文斌].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3.
[3] Yu Genyuan[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 Yu Xiangshun[余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