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初探
2017-08-02刘娟娟
刘娟娟
摘要:本文介绍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并以梧州学院林产化工专业为例,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现状,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加强林产化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双师型 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15年颁布了《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支持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发展,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相应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等能力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其中,“双师型”教师制度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不同的实践主体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不同,制订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也不同。高等教育院校认为,“双师型”是指教师同时具有教师资格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程,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担任专业技术指导的教师。而学者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则更全面,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较全面的能力素质,不仅应具有从事理论或文化课程教学及进行专业技能指导的能力,还应具有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而在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还应注重将教学、科研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林产化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林产化工专业是梧州学院的特色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植物化学,又掌握化工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目前,林产化工专业的学生人数约为两百人,专业教师8名。其中,仅有1名教师是从企业引进,其余教师都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这类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这也是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面临的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加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策略
近年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校企合作彰显出独特的优势,受到高等院校的广泛青睐。梧州学院林产化工专业与广西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荒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等梧州当地的多家林产化工企业,都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为培养林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实践机会。
1.提高人才引进质量
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進政策中,高等院校可以规定新进教师在入职前,进入相关合作企业进行为期1至6个月的生产实践实习。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新进教师应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参与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奠定了基础。
2.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
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快速而有效的方式之一。高等院校可以委托合作企业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可以利用指导学生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一线,与技术人员接触交流,或参与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等环节,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3.鼓励青年教师脱产到合作企业挂职
在我国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中,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例超过了50%。因此,培养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梧州学院出台了鼓励青年教师脱产到合作企业挂职一年的政策,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一线生产,使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各地方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瑛.浅谈对“双师型”高校教师的理解[J].课程教育研究,2014,(6).
※本文系梧州学院和广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金项目编号:Wyjg2016A007,2013JGB239。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化学工程与资源再利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