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的构建

2017-08-02李友芬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李友芬

摘 要:兴趣是激发人们求知欲的主要因素,即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人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认识新的事物。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想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行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则语文教师应依据实际教学情况,促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以便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从而确保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真正的增强。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构建策略

小学生感性认识强,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喜欢游戏和娱乐,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从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出发,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谈一下具体的做法,欢迎同行交流。

一、设置精彩的课堂导入,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的课堂导入就成了这堂课成功的关键。课堂导入设计得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把他们在刚刚课下游戏的思绪中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课堂导入的设计一定要别出心裁。而且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而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普遍很强,对于新鲜的事物和问题总想问个为什么,弄出个所以然,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来进行;对于需要设定情境教学的课堂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构建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至于课堂导入的方式,语文老师要照顾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喜好,最后来确定导入的方式。

二、创设良好的表演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極性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素养,进行角色扮演,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表演情境。同时,教师也要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创设真实的文章情境和人物心情,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将这种课堂教学方法用在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中,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改编故事,将其改成剧本,然后将剧本内容演绎出来,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这样可以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看清整个故事的发展线索,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语文知识。

三、彰显学生主体,表现独特个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听、去讲、去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课本中的知识完全消化在自己的脑海中,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在讲解《美丽的丹顶鹤》的第二三自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过后尝试画出丹顶鹤的样子,并分组讨论交流:“你所画的丹顶鹤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展示出课件,让学生找出不同形态的丹顶鹤,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再让学生进行优美语句的朗读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通过绘画来朗读,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为具体可感的画面。然后用说来朗读,突显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最后的朗读优美语句,更是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学生一直都在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陶冶内心的情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四、以游戏来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猜谜游戏

小学生对不知道的事都很好奇,谜语更能勾起他们的兴趣,在一年级下册识字时有这样一首谜语:“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如果老师直接说出生字“请、情、晴、清”的意思,估计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兴趣去学,但一旦教师用这个谜语来引言,那么学生应该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让学生猜出了字谜记住了生字,还理解了“请、情、晴、清”的意思。再如,学习“苦”字时,教师可以出这样一个谜语:“一家十口住草房”。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还说出了自己猜谜的方法。如学习了“田”字,字谜:横看三,竖看三,写出来,不是三;学习了“雷”字,编成,大雨落到田上等;这些喜闻乐见的谜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起来兴趣浓,效果好。

2.顺口溜

在《两只小狮子》中教学“滚”字时,它的字音、字义都不难,但字形复杂难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于是,有一个老师就给它编了一段顺口溜:“滚”字好记,左边三点水,右边把“衣”分,中间加个“公”,合起来就是“滚”。学生一听,一下子茅塞顿开,很快记住了滚的字形。在课堂上编一些顺口溜,既可以调节气氛,又可以增强学生记忆。在汉字中有一些形近字,字形非常相似,像孪生姐妹一样,使人难以辨认。学生一不小心就混淆了或是容易张冠李戴,这时候、我会编几句充满童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加以区分。如“鸡、鸭、鹅”——“尖嘴鸡,扁嘴鸭,我我我叫是大鹅”;通过巧编顺口溜,即提起了学生的兴趣,还把学生识字过程中的难点、疑点等难关一一攻破。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一下如何挖掘教学的趣味资源,只有深挖教材,我们的教学才能从根本上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要想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我们就必须时刻保持前进的步伐,不断改革旧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彰显小学语文教学这门美丽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林夏衍.浅谈语文趣味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

[2]朱莹.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