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

2017-08-02覃仕英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覃仕英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基础内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是建立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很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对识字教学进行了研究,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情境化课堂的开展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上课时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化教学以人为本,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能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将情境化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一、情境化课堂建设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情境化课堂当中,教师通过创设与识字教学有关的情境,如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旋律优美的音乐、趣味形象的视频动画、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与小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性格特点相贴合,进而使其能够之中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2.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小学语文当中汉字学习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学生在小学语文阶段需要记忆和熟练掌握上千个生字生词,因此导致学生有着极为沉重的以及负担,而传统的识字教学教师主要是通过单纯的反复抄写以及“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字的结构、内涵而且容易导致小学生丧失对识字学习的兴趣。通过情境化课堂,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学生的想象力,采用形象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汉字之间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完成汉字学习,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同时也能够夯实汉字学习基础,帮助其学会灵活运用汉字,增强语文综合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情境化的课堂下,教师将彻底不再使用传统的跟读法、临摹抄写法、强制记忆法等教学方法,而是通过结合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进入教学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以往所学知识,在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其他学生的配合帮助下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汉字学习。学生将在此过程中亲自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并且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4.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情境化课堂当中教师将会借助移情效应,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利用充满意境美、内涵美的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结构美、韵律美等,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能够加深对汉字的喜爱,同时提升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流程

情境教学是小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将学生代入课堂,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且能较大程度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呢?首先,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不断丰富汉字教学资源,融入情境教学之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上课的激情。其次,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突出一些汉字的重难点问题,以重难点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快速地明白所学字的形、音、义。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拓展,教师可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字放到新的环境中进行再认识,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方法

1.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故事和游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非常重要,这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故事、游戏融入教学中。这样不仅能有效吸引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以及教师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语文《狮子和兔子》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如课文中提到的狮子、兔子、红蚂蚁等,用生动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提前准备好的带有动物图片以及文字的卡片展示给学生。其次,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课文的内容。再次,教师告诉学生下面要进行一个小游戏,就是让学生分别饰演各种动物,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学生手上要拿着写有相应名字以及画有相应图片的动物卡片。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教师通过融入故事、游戏的教学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无意识地对要学习的字进行记忆。

2.将音、形、义教学相统一

语文的教学离不开文字的学习,而文字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是现在人们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因此,文字的教学非常重要。小学生的识字教学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学习能力提高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识字方法的培養。

例如,对二年级语文《丁丁冬冬学识字(二)》进行教授时,首先,教师可将自带的各种人体器官卡片展示给学生。其次,询问学生是否认识卡片上的器官,这时学生会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嘴、鼻子、眼睛、耳朵等人体器官进行学习,这都是每个人身上所具备的。因此,这些人体器官卡片能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再次,教师对学生开始识字教授。教授时,教师需要学生准确地发音,并且通过卡片上的字,让学生记住它的形状与字所对应的意思。最后,教师还可拿出没有字的卡片与有字却没有图片的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学习。字形、字音、字义是学生在学习识字过程中要重点学习的知识点,教师通过情境化的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将字的音、形、义进行统一的学习,还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构建情境化课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模拟课文情境,也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活动来创设情境。

参考文献:

[1]张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于佳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4):118.

[3]靳绍铎,曹淑梅.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29):69-70.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