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四美”鉴赏
2017-08-02程卫宾
程卫宾
《滕王阁序》一文由诗人王勃创作于唐代高宗年间,由于本文词句优美、气势恢宏,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在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里面,也几乎都是必选古文之一。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滕王阁序》进行赏析时,绝对不能只满足于对文字内容的单纯理解,要做文学层面的升华,从审美的角度欣赏作品的叙事、抒情、写景、哲理,从而真正发挥本文的应有价值。
一、叙事之纯美
用骈文叙事其实最难,这种格式严谨的方式,容易让文章陷入到啰嗦复杂的六朝旧路上去。而初唐时的王勃,则以自身的才华,很好地破解了这个难题,使《滕王阁序》一文显现出纯美的叙事风貌。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从历史角度入手,瞬间带我们进入到了时间的长河之中,而接下来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又显现出天地融合呼应的阔大气象,横、纵两道坐标轴相交叉,地点力挺而出。再其后,“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则让水路与陆路之线相连接,“襟、带”二字纯是诗笔,“控、引”二字又有王霸之气,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彩。然后,俊才、宾主次第而出,如阎公既为东道主,亦兼当地官长,显出宴会规格之高、场面之恢宏。在王勃的笔下,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之欢跃然于纸上,虽然只是普通交代,已经写得层次分明、前后起伏,在四六骈句中使读者感觉到美不胜收之意。
二、景色之壮美
《滕王阁序》首段中的叙事,已经得美之三味,而接下来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同样令人心醉。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点明了美所存在的时间;“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能在总括句中,点明水之灵动、山之沉稳,具有非常浓厚的色彩感;“俨骖驿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一句,指出作者于一路风尘劳苦中能大饱眼福。
接下来细致的分层次摹写,同样精彩,像“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显现出了视觉上的变化,极言滕王阁的仙境之妙,其中“耸翠”和“翔丹”二词,使色彩呼之欲出,“上出”和“下临”二词,使建筑线条跃然纸上。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果细致分析,都能从中体会到无穷妙意。像本文最为人传颂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真使人倾倒,不由得感慨,王勃年纪轻轻,是何种天纵神笔,能作出如此妙文出来。它的妙,在于让写景有如绘画,于层层皴染之下,显色彩绚烂之效,给文学赋予了视觉艺术的功能。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我们在千年之后,同样感受到那份极强的视听冲击力,这种冲击力,是其他骈文所不具备的。
三、抒情之真美
有叙事、有写景,文章很快产生了物我两忘的效果,也就是让读者和作者一同以平静的审美思维反观这次盛会及其所处的环境。像“遥吟俯畅,逸兴遄飞”一句,无论是“遙”字,还是“俯”字,都是说其登高的视角。不管视角在哪里,逸兴是一致的,那就是以遄飞之致,揽不尽之景。二句逐步从对外物和外景的欣赏,过渡到了返观内敛的心灵审美。
接下来的叙事便更多带有心灵体味的意思。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一句,与会者即兴作文,大家的兴致之浓厚可以想见;“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一句, 说明了此乃是天地间一大快慰事;“天高地遇,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一句,更是将有限的人生活动过渡到无限的心灵体验中去。如此种种,皆使读者感受到荡气回肠。这种抒情审美的呈现,让本文脱离了普通宴饮序文的平凡,走到了另一种境界,值得引起重视,可谓是王勃打破常规的艺术创新之举。滕王阁因有斯人斯言而名垂千古,实在是一大幸事。
四、哲理之幽美
前文已经述及,《滕王阁序》一文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三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这已经不容易做到,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本文还在哲理方面有深刻的阐述,这也是一个必要的审美方向。
总的说来,王勃在沉醉于滕王阁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时,虽然可能暂时从自身的悲凉境况中解脱出来,可是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感触对于诗人来讲,是必然会想到的,内心悲凉的产生也极其自然。因此作者便会从叙事、写景、抒情的常规思维,上升到人生哲理层面。特别像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历史人物均有其失意之处,使之同自身的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相联系,那种生命的恐慌感、虚无感,是再平常不过了。此时,王勃的内心可能是极度失望、极端痛苦的,而他却可以从这种失望、痛苦中解脱出来,从悲观转向乐观,表达出奋发向上的精神,“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本文的哲理闪光点。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幽美的哲理:它是富含激情的,是和自身经历相结合的,同时也是富于主观思考的。
《滕王阁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可是很多人在欣赏这篇文章的时候,却只注意到其漂亮的词句,并不能站在美学的角度予以观照。实际上,本文所包蕴的美学价值是极为丰富的,也是令读者咀嚼不尽的。大体而言,本文有四美,即景色之壮美、叙事之纯美、抒情之真美、哲理之幽美,正可谓四美兼具,值得一读再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