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城新区面临四方面转型发展的机遇

2017-08-02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城新区体制

中国新城新区大规模数量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新城新区向何处去?有四个方面的机遇值得把握。

机遇之一,新常态推动新城新区再造新格局。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逻辑,新常态要求各种发展主体、各种发展平台与载体能够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对于一直冲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新城新区来说,是重大的历史机遇期。新常态条件下,新城新区要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做出贡献,其中有的新城新区将承担着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功能; 新城新区要为结构优化升级做出示范,国家将推动新城新区深入融入全球活动,支撑欠发达地区发展,成为新兴行业发展的排行头; 新城新区要为动力转换充当引擎,领先的新城新区正在率先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带动相关区域、行业、企业实现大规模的系统性的协同创新。

机遇之二,城镇化发展给新城新区带来新空间。中国的城镇化率刚刚达到57%,未来还有3亿多人要进入各类城市与新城新区。特别要看到,部分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功能出现了堆积、冗余等“非效率”现象,在一些城市群、都市圈区域,出現了城市功能外溢、疏解。上述现象,又由于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而得到明显增强。近年来,在特大城市、大城市周边,出现了各种类型“微中心”、“特色小镇”以及一些新城新区,实质上它们都是城市群或都市圈范围内的新型发展空间,是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网络化、多中心发展的格局在空间的映射。当然这些新城新区,有的可以采取新建方式,有的也可以是老树发新芽,在老城老区基础上赋予新的发展内容。

机遇之三,绿色智慧低碳人文城市推动新城新区实现新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新城新区经过了迭代发展,经历了传统的产业新城、卧城和卫星城的阶段。当前新城新区的理念不断得到翻新、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新一代新城新区不断得到实践。这些新城新区体现了绿色、智慧、低碳、人文、创意等人类发展的价值观,走的是节约、集约、创新发展的道路,更加具有生命力与活力。就我国而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人文城市、网络城市、创意城市、健康城市等等,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在进行试点与推广。未来正是新城新区创新发展理念,叠加绿色智慧低碳等元素,进行综合集成、消化吸收从而建设新型城市的黄金时期。

机遇之四,体制机制改革发展为新城新区提供了发展的新动力。体制机制创新是中国新城新区改革开放逻辑起点,是发展的动力源,是成功的根本经验。新城新区在体制机制上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包括管理体制、政府服务、投资管理、金融制度、协同创新体系、产城联动机制等等。新城新区可以充分借鉴已有体制机制的成果,减少弯路、降低成本。同时,中国的体制机制仍然处于有待成熟、有待完善、有待定型的时间序列中,新城新区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空间较大,特别是在规划制度、房地产制度、土地利用制度、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制度等方面,新型城镇化改革与新城新区体制创新,两方面共同用力,突破的内容越来越多,带来的红利也越丰厚。

猜你喜欢

新城新区体制
走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玉树新城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阴云笼罩新城控股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长江新城
经典来信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