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课快乐地“流行”

2017-08-02肖龙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流行流行歌曲音乐课堂

肖龙

摘 要: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是非常高,这就使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为什么?从2012年7月起一个名为《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开始引起国人的注意。到9月底该节目落下帷幕时,几乎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市人谈论的热门。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让中国音乐确实火了一把……经过了一些实质性的考察和发现才明确,我们的课程本身不具有吸引力,而并不完全是学生在课堂上不配合。所以,我不断是思考着、实践着,慢慢的我发现学生对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非常的感兴趣。这也使得我在课堂上重新找回了自信。所以在此对于中学学生音乐课中流行歌曲学习的必要性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音乐课堂;流行歌曲;教学

在音乐课教学的内容中,我们会讲到“流行歌曲”这个词语。学生会问到:什么样的歌曲是流行歌曲?学生对这个词语的反应如此强烈和积极,这个时候列举一些很熟悉歌曲的名字和歌手的名字也许是最好的解释。学生的举动可以告诉老师,他们其实很喜欢流行歌曲。那么在音乐课上怎样让学生学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知识呢?其实应该把一部分时间给学生们学习一些比较感兴趣的音乐知识。比如说流行歌曲在课堂上就很受欢迎。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追星,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歌手。往往在音乐课中讲到的前辈音乐家、歌唱家却没有一点印象。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因为社会在進步时代在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生在这个时代就造就这样的现象。然而,音乐的发展也随着时代变化有了新的定义,一些流行的元素造就了一批新兴的音乐势力。如果是这样看来,流行歌曲的出现也是有必然性的。也正因为这样,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年龄在花季的少年少女,比如说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对于流行歌曲的那种执着的追求和无限的憧憬在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美好。

一、学生心目中的好音乐

随着音乐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流行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起来,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边走边唱着众多明星的歌曲比如:周杰伦、林俊杰、陈奕迅、许嵩,六哲等,出现追星热的现象,有的学生还成为他们的“超级粉丝”。就如“流行歌曲”。这祈求的语气意味着同学们对流行歌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得出结论音乐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还得由课本延伸出来,以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流行歌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对于时代学生的局限性

现在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都很薄弱,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们在小学的音乐课中学习不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知识,也没有花很多的精力去上好音乐课,还有的可能是把音乐课由其他文化课代替,从而形成了这样的音乐课并不重要的思想模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变化,升入中学等情况,学生们大都已经开始喜欢上了流行歌曲,而且基本上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状态。这就考验到音乐课怎么上的问题,在传统音乐课教学中是以规定音乐教材以音乐知识为中心,大多数是艺术歌曲和内涵较深的古典乐曲,几乎没有涉及到流行歌曲的范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音乐情境感受。仅仅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学生感觉枯燥,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有厌学情绪,传统音乐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所以把流行歌曲引进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给我们音乐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大多数教师主要接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没有学习流行唱法,更没有认真仔细地研究流行音乐。有的教师认为流行歌曲艺术性不强,演唱方法简单且不规范,在教学中不提这种唱法的歌曲,甚至有的教师鄙视流行歌曲,坚决不允许学生唱流行歌曲,不准他们进入课堂。这种以教师为口令的教育严禁通俗音乐在学校传播,制郁着学校音乐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民族、美声两种唱法,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技能,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整个课堂只是老师在“唱”。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沉闷,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三、流行歌曲教唱的必要性

我们要面对这么多不同个性的中学生,在教学上学校、老师都有着不同的模式要求,不管你有怎样的要求,教学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这么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音乐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去发掘他们的潜力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可是一些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从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因为传统的教材又使得他们对音乐失去了兴趣。然而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没有专业的学习过音乐,所以除了会唱歌以外,什么都不懂了。如果连这点优点都给他们抹杀掉,那么还怎么鼓励他们去发掘自己呢?这个时候如果还是一味的去讲那些专业的音乐知识还会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本来就很浅淡,在他们的心中那种通俗易懂的音乐、歌曲就是好的,这点不要去否认学生。如果真的想发掘他们的特长那么就先要让他们兴趣高涨起来。

学业成绩好将来可以找到好的工作,那么有特长对于找工作也是一种催化剂。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培养学生专业的学习音乐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还是可能的。学习一些流行歌曲的演唱对于学生来说就很有必要了。由于兴趣所至,那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效率肯定没的说了。然而最重要的是这样才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所以说我们的教师需要更新观念,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优秀的流行歌曲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课堂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陶冶,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表演激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适应音乐课程发展的要求。

在当今这样一个眼球效应时代,就在于满足了大家的文化需求。在《中国好声音》里,社会互动不仅体现为评委和参赛选手的“双向选择”,更体现在二者的亲密互动。直爽率真的那英走上舞台,光脚与“黄大嗓”high歌一曲,沧桑感性的杨坤遭遇忠实粉丝,和“全职妈妈”戴月一起演唱的《里约热内卢》,既让观众陶醉在音乐之中,也让人们体味了互动的感染力。音乐课上,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是一样,各种互动让大家更有兴趣,更快乐。

在这个网络社会时代今天,娱乐使得大家终于走到聚光灯下和舞台中央,即使是虚幻的。

所以:让音乐课快乐地“流行”?—YES!

猜你喜欢

流行流行歌曲音乐课堂
左手右手一起抓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流行”的历史衍变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架起流行歌曲与严肃音乐的桥梁
浅谈流行歌曲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