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缺失的原因探讨
2017-08-02张译允
张译允
摘 要 科技新闻作为科技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普通大众获取科技信息、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新闻常常出现“科技性”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把握不准不实、报道内容不深不专、报道角度不巧不透、报道效果不广不新等方面。以媒体从业人员为分析主体发现,科技新闻“科学性”缺失的原因包括新闻价值的直接干扰、记者编辑缺乏科学素养、相关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态度问题等。本文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层面探讨造成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 科技新闻;科学性;缺失;新闻价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19-03
“科技新闻”是指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的报道,是科学技术领域或自然界发生的、具有认识价值的事实[1]。一般情况下,科技新闻包括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和科技政策类新闻。科技新闻中的“科学性”,是指稿件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即概念、定义、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可靠等[2]。
对于我国科技新闻“科学性”缺失的问题,一些研究者给出了各自的看法。吴平认为,我国科技新闻报道偏重于科技含量比较低的应用性科技,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尖端科技,相关论述则报道率偏低。且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新闻多为编译稿,援引发达国家的最近研究成果[3]。张玮荣认为,目前,由于传播者自身科学素质等因素的局限,导致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价值取向把握不准不实、报道内容不深不专、报道角度不巧不透、报道效果不广不新等方面的问题[4]。
一篇科技新闻是否具有科学性,直接关乎到其所传播的科技成果和科技现象是否真实可信、有理有据,否则将会在传播“假科学”“伪科学”的过程中误导受众、降低媒体公信力。以媒体从业人员为分析主体,造成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的缺失有以下原因。
1 客观原因
1.1 新闻价值的直接干扰
新闻学界对新闻价值五要素的划分从目前来看,基本达成一致。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5]。很明显,新闻价值的要素中并没有包含“科学性”这一准则,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科技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无法可依”,因此,科技类报道经常会出现要么受众可受性低、晦涩难懂,要么人文性太强,科技含量太低等极端情况。此外,即使是两者兼有的报道也有可能出现事实错误、与科学家及其团队成果不符等尴尬情况。
2017年5月1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表了一篇名为《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宣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①随后罗永章教授亲自辟谣称:“‘一滴血检测肿瘤的说法很不准确,确切地講,应该叫‘检测肿瘤。”②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的这篇报道就属于上面所谈到的第三种情况:虽然运用故事化叙事,比较通俗易懂,也出现了很多科学性名词和专业术语,但却明显与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成果不符,将可用于疗效和病情监测的方法解释成了筛查检测。
另外,从新闻话语的角度看,在互联网传播和新媒体如火如荼的今天,海量信息每分每秒都在更新,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媒体来说,能够引发全民热议的重大新闻,谁先报出来,谁就赢得了这场新闻赛跑的胜利。
而从科学话语的角度,新的科技成果的确认往往以科学家公开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为主要依据,有的成果也会及时更新在相关网站上,如我国的国家科技成果网。不管是以何种形式,这种通过官方对外公布的成果都是已经确认无误的、真实可信的,记者通过此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一项科技成果的问世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从其成果的敲定到论文的发表,这中间的间隔期是记者最想要把握的时间段,跑口记者会在这段时间里联系科学家,提前进行采访,错误和问题也往往出现在此类报道中。
1.2 记者科学素养不高
在新闻专业化的今天,科技新闻报道的跑口记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如专业术语、一般研究方法、相关的概念、当代热点科技问题等,此外还应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因为记者对于传播内容的选择、对所得资料的理解程度和传播方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并左右着他们对该概念的理解、对该项科技成果的反馈乃至实际运用的效果。这就要求记者把获得的原始材料充分消化理解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大众。
但是由于我国新闻记者绝大多数毕业于文科类专业,大学期间学习的多是新闻传播理论和人文社科等文科性极强的课程,这样的知识背景必然导致其理工科知识相对匮乏,科学素养相对薄弱。因此,很多时候不是记者不想报道准确,而是由于自身科学素养的缺乏而导致其无意识地用词不精确、误解原意;或是对相关信息甄别不准,根据自身模糊的经验选择相信,并予以报道。
我国的特殊情况则是目前我国传媒的记者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阶段,在一线的记者大部分是近几年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他们的知识结构较老一辈合理,但浮躁的社会背景造就了知识的普遍浅薄。而且由于目前传媒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有的媒体记者的流动率每年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种情况对于维持较高水平的记者的科学素养很不利[6]。
1.3 稿件发布前未经过科学家或权威机构审核
将采访后完成的稿件交予被采访者审核,是科技新闻记者在新闻实践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对于科技新闻来说,科学家在采访过程中提供的每个观点、说的每句话,都应保持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该项科技成果中的核心技术、相关概念、拟解决的问题、适用范围等等,都必须是毫无偏差的。因此,通过将稿件发予科学家或相关的权威机构审核,能够保证被采访者的回答、某些重要的概念、数据等不被错误解读或不当引用,扫除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
而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科学家和记者之间信息交流的贫乏和沟通的不畅,使这两个主体往往呈现出相互不理解的状态。记者为了赶时效,采访通常一次完工,再加上发稿量的硬性要求和来自编辑催稿的压力,很多情况下会直接将写好的稿件发给对此科技成果的具体情况更不熟悉的编辑,导致隐藏其中的错误很难被发现。
2010年5月16日,中国新闻社的一篇报道称,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中国青少年卫生健康指导中心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因室内污染所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100万是5岁以下幼儿。”然而就在报道发出的第二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明确否认曾经发布过这一数字。同时,文章中所提到的数据调查单位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也表示,其下根本就没有中国青少年卫生健康指导中心这一机构。随后,中国新闻社总编室于5月18日发表了“关于《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室内污染》一稿的说明”,称“该数据我公司未经核实,对于可能给读者造成的误解我公司深表歉意”。很明显,这条新闻是记者凭借在新闻发布会上听到的有关消息捕风捉影,没有在成稿后交予相关机构核实确认,造成了数据上的
错误。
2 主观原因
2.1 相关媒体从业者自身的态度问题
作为科技新闻的传播者,必不可少的就是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但很多记者编辑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认识到科技新闻尤其是科技人物类新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为关于科技人物的报道也如一般的科技新闻一样,只要把所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大众就完成了报道任务,没有意识到科技人物是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财富。对于涉及生命的新闻应该慎之又慎、多方核实,对被报道者和读者负责。否则,不严谨的态度很可能为媒体自身带来重大危害。
2005年1月26日,《中华读书报》刊发《2004年中国科学界的损失》一文,该文报道了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家镛先生逝世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广泛批评后,2月2日,《中华读书报》刊登了致歉声明,表示他们刊发的消息“未经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审核,发生了严重错误。”尽管如此,莫名“被死亡”的陈家镛先生还是把光明日报社告上了法庭,并最终胜诉。
2.2 误入利益集团设下的陷阱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上的成就,而是可以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某科研机构做出了一项具有发展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他们就可以吸引投资,实现商业价值。为此,有些所谓的研究人员为了获取利益,可能利用媒体进行炒作。另一方面,激烈的传媒竞争往往使媒体在报道时对所获得的科技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放低了要求,对那些听起来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科技信息不假思索地进行传播,以求能够得到相关广告商的青睐。这种媒体与商业相互需要的状况,很可能正中某些利益集团的下怀。
比如2002年十大假新闻之一“微波炉是恐怖杀手”,通过一篇报纸短文讲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科学”道理,随后被全国600多家媒体转载,造成我国微波炉产业陷入困境。其实谣言起于美国的一家跨国公司,我们的媒體被人家当枪使了[6]。
2.3 为引发轰动故意夸大或捏造科技成果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新闻中突出重围,引发全民的关注和讨论,从而打响其媒体的知名度,成为了当今媒体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但对于科技新闻来说,具有轰动效应的重大科技成果并不是处处有、时时有。于是某些科技新闻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将原本重要性略低、不具备历史性突破的科技成果故意进行曲解或夸大,更有甚者主观臆造出根本不存在的最新科技成果,捏造出惊世骇俗的文章。
2008年9月11日,《武汉晚报》一篇名为《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的新闻引爆全国舆论。该新闻称,天兴洲大桥正桥全长4 657米,其中正线钢梁跨越长江1 092米,高速列车过桥不踩刹车,继续保持高时速,可突破厄勒海峡大桥160公里/小时,刷新世界纪录。这篇骇人听闻的文章随即引发争议,第二天,四川新闻网刊发题为《“时速5588公里的火车”让媒体蒙羞》的文章,并按照《武汉晚报》给出的信息在文中进行了一番精确的演算,最终得出了这趟列车的速度是超音速飞机的5倍多,可被称为“超超音速列车”,令读者哗然。11月5日,《武汉晚报》再次刊发《时速200公里!火车两分钟跨越长江》的后继报道,里面提到过桥时间“不用两分钟”,算是一种变相更正。
3 结论
其实,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层面造成的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的缺失,相关媒体从业者都应该负有直接的责任。要想避免不科学的科技新闻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要时时牢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牢牢地把社会责任放在优先位置,不断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端正对待科技新闻报道的态度,在科技新闻的科学性和新闻价值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其科学性,坚持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不受金钱、利益的蛊惑,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仅拒绝做不科学的科技新闻的传播者,而且还要勇敢承担起媒体揭露黑暗、挖掘真相的职责,对那些误报、乱报、假报科技新闻的媒体进行揭露和抨击,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注释
①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刊发的原稿件链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02650382669698.
②罗永章教授新浪微博已注销,相关言论可见报道:http://news.ifeng.com/a/20170504/51044113_0.shtml.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126.
[2]许文深,陈俊.论科技期刊责任编辑与同行专家审稿[J].编辑学报,2002,14(2):101-102.
[3]吴平.论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问题与对策[J].暨南大学,2006.
[4]张玮荣.也谈科技新闻报道的科学性[J].甘肃科技,2010,26(24):102-104.
[5]王庆起.关于新闻价值各要素划分的再思考[J].编辑之友,2014(1):54-56.
[6]陈力丹.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J].新闻界,200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