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017-08-02李秀娟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信息技术

李秀娟

摘 要: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朗读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交谈、演讲、辩论、写作等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那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①读方法要多样化;②重视教师范读;③有效使用信息技术;④采取激励机制,注重朗读评价。

关键词:朗读能力;朗读方法;教师范读;信息技术;朗读评价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朗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交谈、演讲、辩论、写作等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训练,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方法要多样化

可采用的形式有很多,指名读、齐读、赛读、轮读、合作读、引读、帮读、领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朗读……,用恰当的朗读方法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那种形式进行朗读,需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课文丰富多样,例如一般教诗歌、散文时,可以采用配乐读、比赛读、领读、范读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但也应当注意,多变的朗读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二、要重视教师范读

素材因有尽有,但教师本人的课堂范读却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比老师差。而且,长时间的模仿,朗读知识不断积累,那么朗读的能力也自然形成了。我曾听过一位名师执教的《水调歌头》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的范读,伴随着她的朗读,我仿佛置身于那个不眠的月夜,情感也由彷徨苦闷逐步释然,直到最后的豁达乐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也都沉浸在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之中。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当然,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也至关重要。

不同形式,可以讲前范读,可以讲中范读,还可以讲后范读。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例如我在教《伯牙善鼓琴》这篇文言文时,我先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高山流水的成语故事,讲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学生听的津津有味,通过听故事,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一个了解,他们也很想知道课文是如何来对以上内容进行描述的,于是就兴趣盎然的读起课文,然后结合文本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最后再检查朗读时,我的范读就具有跟有效的指导作用。又比如:我教学《周庄水韵》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重点段,学生闭眼,静静地感受,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从而达到一种境界。可见,好的范读更能感染学生的思绪,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地。

三、有效使用信息技术

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利用信息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第一,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促使学习的主动性,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如:教学《巴东三峡》一课时,我在网上截取了一段三峡峡风光的视频,并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学生体会到文中的美景,再读课文时,就能读出情感了。第二,有效利用朗读素材。朱自清的《春》《背影》等优美散文、诗词的学习没有充分的读,有品位的读,教学无法进行。这时名家的朗讀素材就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对比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传达出作者的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三,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还可采用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在不间歇地评议与比较中提高朗读水平。实践证明,这是能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措施。

四、采取激励机制,注重朗读评价

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得更精彩。除了老师的评价,学生的互评也有重要的作用。当一名学生读完后,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另外,可以在课堂上多举行朗读比赛,对朗读较好者,除了口头鼓励评价外,还可以给他们颁发证书、奖品等给予肯定,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想说,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同时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还是不难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

[2]陈蕾.谈文学素养与语文新教师的培养[J].浙江师范大学.

[3]周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J].考试周刊.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