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茶渣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的配方筛选试验

2017-08-02陈国平

食药用菌 2017年4期
关键词:茶渣双孢麦草

陈国平

(漳州市农业局,福建 漳州 363000)

利用茶渣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的配方筛选试验

陈国平

(漳州市农业局,福建 漳州 363000)

将福建省丰富的茶渣以不同配比用于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以其传统配方培养料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茶渣/麦草为20/30的配方栽培双孢蘑菇效果较好,其菌丝长速快,长势强,每平方米产量为20.84 kg,生物学效率52.11%,商品性状好;每平方米成本比对照降低10.6元,利润增加9.96元。

茶渣配方;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效益

漳州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双孢蘑菇主产区。2016年漳州市双孢蘑菇栽培面积达960万m2,产量16.5万t,产值9.87亿元。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对漳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漳州致力于双孢蘑菇工厂化、标准化的研究与探索,经过研讨论证,提出双孢蘑菇工厂化周年栽培的目标。目前漳州双孢蘑菇工厂化企业有3家。漳州双孢蘑菇栽培所需要的原料多来自安徽和江西等地,运输成本高,供给不充分,影响产业发展[5]。因此,利用本地优势农业资源,开发适宜的新型栽培原料,至关重要。

茶是福建省的优势农业产业,2016年产量为42.68万t,居全国第一[6,7],茶渣资源十分丰富。福建有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福建仙洋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春伦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等规模茶加工企业,其中大闽食品公司年加工茶叶量达5万t[8]。茶渣含粗蛋白、粗纤维、维生素、茶多酚、咖啡碱等营养成分,用于栽培双孢蘑菇,不仅可降低双孢蘑菇的生产成本,而且能减少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9~11]。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双孢蘑菇菌种为“W192”,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茶渣来源于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麦草、豆粕、鸡粪、尿素、石膏粉等来源于福建金明食品有限公司。材料新鲜,无霉变,无污染。

试验在福建金明食品有限公司的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基地完成,双孢蘑菇各生长阶段的环境调控均为自动化控制。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6个配方处理(表1),根据茶渣的添加量设计5个梯度,以传统配方为对照。培养料用量为100 kg/m2(湿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各配方设重复3个,每重复栽培面积为24 m2。

1.3 栽培方法

表1 双孢蘑菇培养料试验配方

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流程:基质准备→预湿→建堆→翻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上床播种→整床→培养→覆土→调水→采收。

(1)发酵。各处理原材料分别置于水泥地上摊开铺平,均匀喷水使含水量达70%后,与辅料混合均匀。各处理间用纱网隔开。预湿堆制后,在一次发酵隧道中发酵,堆高约2~2.5 m,发酵12~14 天,期间翻堆2次。再转入二次发酵隧道发酵,堆高约1.8~2.0 m,发酵6~7天。采用上料机把培养料均匀铺于菇床上并压实,铺料量为100 kg/m2,其含水量为65%,厚度为20 cm。采用混播方式播种,播种量为每平方米0.5~0.6 kg。

(2)菌丝培养。菇房温度保持20~22 ℃,料温控制22~27 ℃,加大通风量,定时输入新鲜空气,保持相对湿度75%~85%,二氧化碳浓度0.1%~0.2%(1 000~2 000 ppm),培养18~22天菌丝长满培养料。

(3)菇房环境条件控制。在相同的覆土、调水处理后,进行出菇管理,菇房保持温度16~18 ℃,相对空气湿度85%~95%,二氧化碳浓度0.06%~0.1%(600~1 000 ppm),定时通风,直至采收。

1.4 菌丝生长情况与产量测定

(1)菌丝生长情况。记录各处理菌丝长满料时间、菌丝长速和长势等。菌丝生长速度(cm/d)=培养料厚度(cm)/菌丝长满时间(d)

(2)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测定。记录各处理各潮次产量,并换算成单位面积产量。

(3)数据分析处理。试验数据采用DPS、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间差异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各配方培养料的双孢蘑菇菌丝均能生长,但在满床时间、生长势和生长速度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表2)。配方6菌丝生长较快,18天即可满床,比对照快4天,平均每天生长速度为1.11 cm;其次为配方5,菌丝生长速度平均每天为1.051 cm,与配方6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其他配方;配方4排第三,生长速度平均每天1.037 cm,与配方5差异不显著,与配方6差异显著;配方1(CK)长速显著慢于配方4、5、6,与配方2、3差异不显著。菌丝长势方面,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长势较强,菌丝浓密、洁白、健壮;配方5、配方6长势较弱,菌丝稀疏。

表2 不同配方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茶渣对促进菌丝生长作用明显,添加量越多菌丝生长越快,试验配方满床时间比对照快1~4天,可节省出菇房的能耗。试验配方与麦草配方的菌丝长势差异不大,均较强,能满足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需要。

2.2 不同配方对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不同培养料配方双孢蘑菇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表3)。随茶渣添加量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均有所下降。产量及生物学效率以对照较高,其次为配方2、配方3,以上三配方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配方4、5、6。配方6单位面积产量低,每平方米仅17.12 kg,生物学效率为42.79%,显著低于其他配方。

综上可知,茶渣替代麦草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会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而替代的比率低于40%,则影响不显著。

表3 不同配方双孢蘑菇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2.3 不同配方对子实体商品性状的影响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商品性状有一定影响。配方1、3、4、2菌柄较粗较长,且4个配方间差异不显著。配方4菌盖较厚,为2.97 cm,显著优于其他配方,配方2、配方3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配方1、4、3菌盖直径均较大,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其他配方。通过方差分析,配方1(CK)平均粒重大,显著优于其他配方;其次为配方4和配方3;配方6表现较差,显著低于其他配方。整体感观上,配方4、5、6菇体的洁白度较配方1、2、3稍差(表4),且菇柄切开后肉质变红。

综上可知,茶渣部分替代麦草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对子实体的商品性影响不大,但若添加比例过高,或全部替代则会出现菇体偏小,菌柄偏长,菇质较差的现象。

2.4 不同配方对栽培效益的影响

漳州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使用的麦草等原料主要来自安徽、江西等地,经长途运输增加成本后的麦草全年平均价格为每吨780元;而当地的茶渣运到菇厂的平均价格为每吨250元,比麦草低530元。其他原材料的每吨价格,鸡粪为250元,豆粕为3 600元,石膏为1 000元,尿素为2 000元。除原料成本外,人工、电费、覆土材料、燃料等成本统一按每平方米55元计算,茶渣试验配方2、3、4、5、6的成本比配方1每平方米分别降低5.3元、10.6元、15.9元、21.2元和26.5元。利润以配方4较高,每平方米比对照多10.88元;配方3、配方5居二、三位,分别比对照多9.96元和5.87元;配方6收益较低,比对照少0.22元(表5)。

表4 不同配方栽培的双孢蘑菇子实体商品性状

表5 不同配方栽培双孢蘑菇的收益(元/m2)

可见,在工厂化生产中,利用茶渣部分代替麦草栽培双孢蘑菇可较大地降低原料成本,且只要配料比例合适,利润将高于常规麦草栽培。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茶渣替代麦草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加速,满床时间缩短,可能原因是茶渣透气性较好,有利于双孢蘑菇菌丝生长;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有所下降,其中配方2、3、4的单产在20.22~20.86 kg/m2,生物学效率均超过50%,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可能原因是茶渣空隙度大,菌丝营养积累不足,或茶渣的营养成分不能被菌丝充分利用,或试验配方的C/N不适宜等,尚需作进一步试验验证。

子实体商品性状方面,每平方米用茶渣10~20 kg替代麦草(20%~40%)对菇体商品性状影响较小,而替代比例超过50%时,则会出现菇体偏小,菌柄偏长,白度不够的现象。用茶渣部分替代麦草栽培双孢蘑菇,可显著降低成本,效益显著,配方3、配方4的每平方米收益分别比对照高9.96元、10.88元。配方4的利润虽然较高,但菇体白度及菇质稍差,影响市场竞争力。配方3虽利润稍低,但表现菌丝长速快,长势强,产量高,商品性状好。因此,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中,推荐使用配方3(每平方米茶渣20 kg、麦草30 kg、豆粕3 kg、鸡粪43 kg、尿素1 kg、石膏粉3 kg)。

本试验拓宽了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原料来源,使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且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茶渣的营养成分,改良菇质;分析比较产品的营养成分、茶多酚和重金属含量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张金文, 柯丽娜, 袁滨. 漳州模式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J]. 食药用菌, 2012, 35(5): 52-55.

[2] 宋吉玲, 周祖法, 袁卫东. 茶渣栽培双孢蘑菇初探[J].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6(1): 36- 38.

[3] 林建海. 漳州市双孢蘑菇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2.

[4] 张金文, 袁滨, 张志鸿. 漳州双孢蘑菇轻简化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 食药用菌, 2013, 17(l): 35-40.

[5] 曾泽彬, 刘学峰, 王一等. 茶渣栽培杏鲍菇试验研究[J].食用菌, 2014, 16(2): 20-21.

[6] 袁滨, 张金文, 柯丽娜. 漳州双孢蘑菇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2, 31(4): 42-44.

[7] 翁伯琦, 张伟利, 王义祥. 推动福建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 茶叶学报, 2015, 10(3):20-23.

[8] 林燕腾, 林郁. 漳州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 茶叶科学技术, 2013, 26(4): 44-48.

[9] 宋吉玲, 周祖法, 袁卫东, 等. 茶渣栽培双孢蘑菇初探[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6 (1): 36-37.

[10] 李海利, 谷子林, 刘亚娟, 等. 茶渣饲料资源开发研究进展[J]. 中国养兔, 2013, 22(4): 11-13.

[11] 付志明, 吴永福. 废弃茶渣综合再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 2011, 15(1): 17-20.

黑龙江省“海林猴头菇”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2017年6月2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桥梓尜尜枣等27个产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中,“海林猴头菇”赫然在列。“海林猴头菇”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填补了该市地理标志产品的空白。

黑龙江海林市,素有“中国猴头菇之乡”的美誉,其猴头菇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连续多年居全国榜首。海林市于2015年开始“海林猴头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工作。据了解,评审内容包括产地范围及地理、气候和水源等特征以及海林猴头菇的知名度、历史渊源、产品种植、生产以及销售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摘编自2017.7.2中国有机农业网http://www.cnoa360.com/gndt/1433.html)

S646

码:A

:2095-0934(2017)04-251-04

陈国平(1975—),男,福建漳州人,农艺师,研究方向为食用菌。E-mail:cgp2663031@163.com

猜你喜欢

茶渣双孢麦草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中国茶渣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一根麦草
新鲜双孢蘑菇采收和自动化分级方法研究*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双孢蘑菇低温保鲜试验初报
西藏野生双孢蘑菇栽培种营养成分研究
闪烁
麦草畏距离大宗除草剂还有多远
花茶渣呈现雅风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