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姬菇新菌株“闽真3号”的营养成分与农艺性状分析

2017-08-02王丽芬

食药用菌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玉出菇亲本

王丽芬

(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 宁德 352200)

真姬菇新菌株“闽真3号”的营养成分与农艺性状分析

王丽芬

(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 宁德 352200)

分析真姬菇新菌株“闽真3号”的营养成分、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结果为,子实体含热量117 kJ/100g,总碳水化合物3.4%,膳食纤维2.06%,富含谷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营养价值高,质硬而脆,品质好;菌盖呈灰褐色,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均匀,有效菇蕾数较对照白玉菇007多,整齐度好,出菇时间比对照缩短15~20天;多年生产示范表现丰产、稳产,商品性状优于对照,平均每袋产量450 g,成品率高达90%,较对照提高15%。

真姬菇;新品种;农艺性状;生产性能

真姬菇(Hypsizigus marmorens),又名玉蕈、斑玉蕈、蟹味菇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玉蕈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真姬菇商品化种植[1],是现阶段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其栽培生产周期较长(120~140天),菌体生长较慢、抑制杂菌能力较差[2,3],生产发展易受栽培环境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技术是着眼于双亲性状的优势互补或借助于一亲本的优点去克服另一亲本的缺点,其目的性和方向性比较明确[4]。杂交育种至今仍然是食用菌尤其是异宗结合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时使用最广、收效最显著的育种方法[5]。我国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为选育具有不同特色,适应不同需要的优良品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本研究所利用抗逆性强、味道口感好的蟹味菇和白玉菇作为亲本,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技术培育出具有高产、生产周期短、抗逆性强、味道鲜美等特点的新菌株“闽真3号”。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使用该菌株,能够大幅度提升产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品种的抗逆性,有效解决真姬菇栽培所面临的问题[6~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供试菌株。白玉菇007(真姬菇白色品种)、灰蟹菇(真姬菇灰色品种)是工厂化栽培菌种;闽真3号为白玉菇原生质体与灭活的灰蟹菇的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的菌株。

(2)供试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蔗糖20 g、琼脂20 g,加水至1 000 mL,pH自然。121 ℃灭菌20 min,备用。袋栽培养基:棉籽壳71%、麸皮23%、玉米粉5%、生石灰1%,含水量60%,pH自然,121 ℃灭菌2.5 h。

1.2 方法

(1)原种的制备。融合菌株经连续出菇、组织分离,获得较为稳定的闽真3号菌株菌丝,将菌丝接到PDA平板上,25 ℃恒温培养至长满,与白玉菇分别转接至原种袋制备袋料栽培原种。

(2)袋栽的出菇管理。接种后的菌袋应及时移入培菌室。发菌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 ℃,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培养120天左右,开袋搔菌转移至出菇房出菇。

出菇管理:菌袋上架后应解开袋口,使氧气透进菌丝体。加强通风,恢复菌丝生理活性,相对湿度保持85%~90%,并降温以刺激原基产生。真姬菇为中低温型变温结实性食用菌,菇蕾分化温度10~15 ℃,需要微弱的散射光刺激,一般光强为50~100 lx。子实体生长阶段,菇房相对湿度要调到85%~90%。于菇盖3.5~5.0 cm、柄长13~17 cm时,将整丛采下及时包装。

(3)营养成分测定参照国家标准进行。采收后的闽真3号与白玉菇参照国家标准测定营养成分。水分测定采用常压干燥失重法(GB5009.3-2003),灰分测定采用重量法(GB5009.4-2003),蛋白质测定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GB5009.5-2003),粗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GB5009.6-85),粗纤维测定采用中性洗涤剂法(GB5009.10-2003),氨基酸测定样品处理按GB/T 5009.124-2003,氨基酸含量测定按JY/T 024-1996(色氨酸、胱氨酸除外),色氨酸测定样品处理按GB/T 18246-2000碱水解法,胱氨酸测定用过甲酸氧化法。

(4)数据采集与分析。连续进行3个批次实验,每个批次随机抽取12袋,分别测定闽真3号和白玉菇的鲜菇重量、菌柄长度、菌盖直径、菌盖性状等农艺性状,并进行比较分析。

表1 两个菌株的子实体主要成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子实体主要成分

闽真3号子实体(鲜菇)主要成分含量与亲本白玉菇007具有明显的差异(表1),其中蛋白质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亲本,脂肪与亲本相同,膳食纤维略有下降;17种氨基酸含量有所变化(表2),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均高于亲本;丝氨酸与亲本相同;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等略有降低。经品尝发现,闽真3号比白玉菇007更鲜嫩,质地更爽脆,这也说明子实体中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鲜菇的口感。真姬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3.31 g/kg)、天冬氨酸(1.55 g/kg)和亮氨酸(1.65 g/kg),因而鲜味较强且微苦,与实际相符,并与文献报道一致[8]。

2.2 特征特性与农艺性状

(1)形态特征比较。两个菌株的菇体外观特征如图1、图2所示。闽真3号原基形成快,菇蕾均匀且密度大,子实体丛生,每丛65~75株不等。菌盖幼时半球形,边缘内卷后逐渐平展,开伞前菌盖直径1.4~1.7 cm,中央带有深色大理石状斑纹,呈浅灰色或灰褐色。菌柄中生、细长,浅灰色,菌肉白色、厚实,长12.5~17 cm,粗0.9~1.1 cm,上细下粗,充分生长后上下粗细大体相同,多数略弯曲,中空,质地硬脆。与对照相比,出菇整齐、均匀一致,有效菇数量多。

图1 闽真3号(A)与白玉菇007(B)外观特征

图2 闽真3号(B)与白玉菇007(A)出菇表现

表2 两个菌株子实体的氨基酸含量

白玉菇007子实体每丛50~60株不等,少散生。菌盖幼时半球形,呈白玉色,盖面平滑,有2~3圈斑纹;开伞前菌盖直径1.0~1.9 cm;菌肉白色,质韧而脆,致密。菌柄中生,圆柱形,长8.5~15 cm,幼时下部明显膨大,白色至灰白色,粗0.7~1.1 cm,上细下粗,充分生长后上下粗细大体相同,多数稍弯曲,中实,质地松软。

(2)产量与农艺性状表现。闽真3号的菌盖直径和菌柄长度较白玉菇更均匀,开伞前菌盖直径为1.4~1.7 cm,菌柄长度为12~17 cm,每袋子实体有效个数64~88个,明显优于亲本白玉菇007菌株的开伞前菌盖直径1.0~2.3 cm,菌柄长度9.2~15 cm,每袋子实体有效个数45~62个;商品性状更佳,味道鲜美、脆嫩、微苦。闽真3号出菇时菇体挺直、整齐,大盖菇少,菇体间较松散,黏连度低。

产量测定结果闽真3号略高(表3)。3批次栽培出菇结果:闽真3号产量稳定,成品菇率高达90%左右,明显高于白玉菇007的74%左右。

表3 两个品种的产量比较

(3)栽培时间。栽培结果显示,闽真3号的菌丝生长与出菇明显较白玉菇快,其中菌丝培养所需时间为55~60天,而白玉菇007为60~65天;菇蕾形成所需时间为8~11天,白玉菇007为12~15天;菇体成熟所需时间为23~25天,白玉菇007为28~30天。整个生产周期较白玉菇缩短15~20天,能有效提高工厂化生产的菌房利用率。

2.3 品种稳定性与抗病性

闽真3号在龙岩泰和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古田县福泉鑫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进行了3个批次的栽培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 g/袋、450 g/袋(表4)。试验中,闽真3号未发现病虫害,抗杂菌能力明显较白玉菇强,产量较为稳定。

3 结 论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闽真3号菇体富含膳食纤维和各类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菇厂栽培生产试验及农艺性状的鉴定显示,闽真3号3年平均产量较高,成品率高达90%,较亲本菌株白玉菇007提高约15%。闽真3号出菇较均匀整齐,比其他真姬菇品种朵形散,下部黏连度低,短腿菇、大盖菇较少,菌盖呈灰色并带有斑点,商品性状明显优于出发菌株。闽真3号出菇较亲本菌株提前15~20天,在丰产性、稳定性、生产周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表现出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表4 闽真3号在两地的生产性栽培产量(g/袋)

致谢感谢胡开辉、孙淑静、林辉等老师所做的工作,感谢龙岩泰和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古田县福泉鑫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帮助。

[1] 刘蕾, 宁丽, 郭立忠, 等. 12个真姬菇菌株拮抗试验及部分同工酶分析[J]. 食用菌, 2008(1): 12-14.

[2] 胡开辉, 黄桂英, 颜松, 等. 斑玉蕈低温胁迫下菌丝体酶活变化及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J]. 菌物学报, 2009,28(4): 584-590.

[3] 胡开辉, 出小平. 外界因子对蟹味菇菌丝特性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 2008, 27(2): 16-18.

[4] 付立忠, 吴学谦, 魏海龙, 等.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用菌学报, 2005, 12(3): 63-68.

[5] 孙雷, 许修宏, 阮志勇, 等. 利用单单杂交技术选育出平菇菌种A0713[J]. 中国瓜菜, 2010, 23(4): 11-15.

[6] 郑峻, 林友照, 胡开辉.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06(8): 18-19.

[7] 邓开野, 谭梅唇. 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结合生产透明质酸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1): 166-168.

[8] 王耀松, 邢增涛, 冯志勇, 等. 真姬菇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J]. 菌物研究, 2006, 4(4): 33-34.

Agronomic characters identification and nutrition components analysis of new variety Minzhen No. 3 of Hypsizigus marmoreus

Wang Lifen

(Gutian County Edible Fungu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Ningde 352200, China)

The nutrition components, production performances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new variety Minzhen No. 3 of Hypsizigus marmoreus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od energy was 117kJ/100g. The total carbohydrate content and the dietary fiber were 3.4%,and 2.06%, respectively. It were rich in the amino acids of Glutamic acid, aspartic acid and leucine . It had good quality and tasted crisp. The pileus was taupe in color, its diameter and stip length were uniform.The cultivation period was 15 to 20 day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Baiyu’ strain. and had more effective mushroom buds. The average yield was 450g per cultivation bag, and high quality mushroom rate reached 90% which increased 15% comparing with that of origin strain. The strain had high yield, stable performance and short production period. The fruiting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Minzhen No.3 has good production value.

Hypsizigus marmoreus;new variety;agronomic characters;production performances

S646

码:A

:2095-0934(2017)04-242-04

福建省发改委农业五新工程项目(闽发改委投资[2012]931号);福建省食用菌产业重大研发平台(2014N21 01);食用菌产业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KNJ-153011-3)

王丽芬(1978—),女,大专,从事食用菌研究和开发。E-mail:794726454@qq.com

猜你喜欢

白玉出菇亲本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白玉羊首瓜棱形壶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几种苹果砧木实生后代与亲本性状的相关性
华夏太白玉 丝绸之路情——陕西省首届丝绸之路“太白玉文化节”暨第二届“太白玉研讨会”盛大举行
袋料香菇阴雨季节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A White Heron
云瑞10系列生产性创新亲本2种方法评价
Oliver Tw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