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
2017-08-02何跃东
何跃东
(扶沟县人民医院 河南 周口 461300)
参麦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
何跃东
(扶沟县人民医院 河南 周口 461300)
目的 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9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9)。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15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5导联ST段下移、V5导联T波改变及Ptf V1负值增大现象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症状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仅CK-M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K、CK-MB及LD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可显著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参麦注射液;1,6-二磷酸果糖;心电图;心肌酶谱;疗效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类心脏疾病,主要是因病毒感染所致,患者通常表现出心肌组织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的发生。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主要有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手段,但疗效均不理想。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参麦注射液与1,6-二磷酸果糖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既可有效抗病毒,也可协同清除自由基,减轻患者心肌损伤,恢复心肌功能,疗效显著[1]。本研究旨在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7例。纳入标准: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盗汗及心悸气短等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者。排除因其他病变所引发的心肌损伤者及伴有其他严重性疾病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9)。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4.9)岁。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4.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病毒及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1,6-二磷酸果糖(国药准字H20150004,5 g/瓶)治疗,0.25 g/kg,1次/d;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43478,20 ml/支)治疗,20 ml与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1次/d,15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心肌酶谱未彻底恢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②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记录V5导联ST段下移超过0.05 mV,V5导联T波倒置、双向、低平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 V1)超过-0.04 mm·s的患者例数,比较其心电图改善情况。③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经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ELISA法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谱指标水平。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8%;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图改善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V5导联ST段下移分别为48例及49例,V5导联T波改变分别为43例及44例,Ptf V1负值增大分别为34例及35例。治疗后两组V5导联ST段下移、V5导联T波改变及Ptf V1负值增大现象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症状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n,%)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心肌酶谱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仅CK-MB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CK、CK-MB及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比较±s,U/L)
注:与治疗前比较,cP<0.05;与对照组比较,dP<0.05。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或毒素侵犯心肌细胞所致的炎性疾病,心肌细胞溶解、病变部位供氧量降低,心肌细胞膜受损且细胞膜通透性明显改变,最终造成心肌细胞坏死甚至凋亡,但目前常规的抗病毒及营养心肌治疗效果欠佳。
1,6-二磷酸果糖是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其可调节糖代谢中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提升腺苷三磷酸(ATP)和磷酸激酸浓度,激活Na+-K+-ATP酶,促进K+内流,可从分子水平改善受损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及对葡萄糖的利用;此外,其还可清除细胞氧自由基,具有抑制组胺释放及抗氧化作用,减轻心肌缺血损伤。中医学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因外邪侵袭、正气虚弱所致,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外感邪毒,故治疗宜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主。参麦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麦冬及五味子组成,可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及滋阴复脉,具有有效调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免疫紊乱,增强心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心肌自由基损伤,提高心肌修复能力[3]。但目前临床有关参麦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联合应用的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与朱伟雄等[4]研究结果相似,提示两者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心电图是诊断、监测心脏疾病最简单的无创技术,由于其简单易行,一直是基层医院诊断冠心病的主要依据。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由于缺血、缺氧,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纤维受损,通常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增大,迷走神经活动受抑,因而心电图常出现典型的T波倒置或低平、ST段低压等。王波等[5]研究报道,1,6-二磷酸果糖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与其报道相似,治疗后两组V5导联ST段下移、V5导联T波改变及Ptf V1负值增大现象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上述症状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组织含有丰富的酶,当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受损时,血清LDH、CK、CK-MB水平显著增高,且随着心肌损害程度逐渐减轻,上述指标水平也逐渐回落。本研究中治疗后对照组仅CK-MB水平明显降低,而观察组CK、CK-MB及LD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王智等[6]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1,6-二磷酸果糖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谱。
综上,1,6-二磷酸果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减轻心肌损伤,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1] 郭松伟,高丽,曹睿明.磷酸肌酸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12-3913.
[2] 马沛然,于永慧.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评价与建议[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4):322-324.
[3] 宇文阁.参麦注射液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3):33.
[4] 朱伟雄,肖勇,严丽霞.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对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98-2799.
[5] 王波,苏海浩,王晶,等.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23-1224.
[6] 王智,蔡丽霞.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70-72.
R 725.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075
2017-03-28)